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八章 猛龙过江(2 / 2)

等到蒙古南下,郁洲山岛在蒙古人手下就化为了一片海上牧场,人丁更见稀少,而这一效用一直持续到明朝中期。

也就是明晚期时候,郁洲山岛上才渐渐有了人烟。

秦朗看了一眼身边的黄景仁,这位是海州黄的族长,在郁洲山岛上也算是名流了。

海州黄更应该说是郁洲山黄,据说他们祖上来自江夏,也不知道跟黄祖又没关系。南宋时候为避战乱,先祖黄岩黄昭带人避居郁洲山岛,在人迹罕至的云台山主峰附近的黄崖山脚下隐居,逃离尘世的纷争。

黄氏后人在编修家谱时就自定为“江夏黄云台支”。因黄岩隐居的山洞距离海边不远,于是后人就自称是“海下黄”,又因所居之处已经到了最偏远山水交接之地,后人即又自称“海角黄”。蒙元一代,整个海州都乃是牧场,几无人烟,到了明朝海州才有人烟,而黄岩黄昭后人在郁洲岛云台山脚下一住就是数百年,人丁渐旺,逐渐发展成为村落,也有人陆续取得了功名,如是就又被人称为“海州黄”。

所以黄景仁在郁洲山上绝对是有数的头面人物,秦朗猛龙过江,狭着灭曹春旺之威跨海而来,郁洲山岛上的地头蛇们根本无力抗拒,黄景仁就代表着一群士绅地主来表示顺服的。

这年头虽然还不至于谁手里有兵谁老大,可秦朗现下绝对是海州之主。

万一得罪了他,被他给搞了,怕是想喊冤枉都等不到朝廷派来的官儿。

“这两日倒是要多谢老先生相陪了。”

秦朗脸上笑的很可亲。

两天的时间,他骑马踏遍了整个郁洲山岛,活动强度是相当之大的,黄景仁都要五十的人了,一路撑下来可累得不轻。

“那里那里。秦公子挥师东来,救我海州百姓于水火,这是天大的恩德。老朽不过是相陪一路观览岛上之风情,何劳累之有?”

黄景仁姿态一直都放得这么低。但握着刀子的秦朗该下手的时候是绝不会手下留情的。

“老先生不需担忧,我秦朗不是强横霸道之人。实话就跟你说了,不久之后啊,我之部众皆要迁居岛上。除了海州的兵勇,邳州纪庄亦有上万人。”

“本来我还担忧会不会因此而搅乱了岛上民生,可这两日看下来,休说是万多人,就是再加上十倍二十倍,郁洲山岛也装的下啊。”

这里人口稀少,主要还是宋元时候的遗患,然后到了明朝,老朱家多年来几次排解海州水患,使得海州人烟渐丰,但从外地迁来的移民都在陆地上呢,谁也没来岛上,甚至还吸走了岛上不少的生民,这才是郁洲山岛今日人口稀少的关键。

而并不是这岛上的土地真就全变成盐碱地,不能耕种了。秦朗此前打听到的一些消息,明显是存有误差的。

岛上的草场牧场的确是荒废了,早就没有马了,但大片大片未被开垦的沃土是不会有错的。

黄景仁面上表情不动,可心底里却拔凉拔凉的。

郁洲山岛,土地贫瘠,还有多属盐地这些事儿,这说法能流传甚广,很难说没有岛上士绅在故意谣传,当然还有岛上牧场未被正式废除的缘故,以及更高层次的人在有意的遮蔽。因为这么多土地一旦开发出来,那可是万世不移之基业啊。

结果现在来了个猛龙,要把之一口吞吃掉,偏偏岛上势单力薄,根本不能抗拒。那些个大人物现如今也早就烟消云散去。

这本来在自己碗里的肥肉,眼看着就要被别人给叼走,黄景仁心头能高兴才怪。

“最怕的事情发生了。”

“这还不够霸道吗?”

如果不是秦朗还在跟前,如果不是还有几分城府,黄景仁的脸色能比死人还难堪。

他简直不敢想象,等到秦朗的一万多人全到岛上了,或者秦朗再招揽更多的流民来岛上了后,他们这些原住民还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