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三八四章 铁矿石大战(三)(1 / 2)

三八四章 铁矿石大战(三)

以强硬对强硬,就是这场谈判的写照。

没有人看好中国,包括中国自己的钢铁企业和铁矿石贸易商,因为所有的形势都对中国不利,而且是不利之极。

首先,二零零八年的铁矿石定价谈判,力拓再次强势提出了“到岸竞争力”,而且,那架势绝对是势在必得。

到岸竞争力的核心就是海运费。

国际铁矿石大生产商豪赌ffa,目的是以长期合约费用推动即期海运费的上账,而即期海运费上涨又将推动长期协议矿到岸价上涨,并引发“跟风”的现货矿价上涨。

现货矿价上涨,又会作为标尺推高下一年度的长期协议矿价。

这就是一个永不后退的大潮,一浪压着一浪,推着铁矿石价格一路飙涨。

在这一永不会退的大潮中,无数人获益,所以,尽管中国今年也投巨资,豪赌ffa,但相关的利益人太多,利益太大,他们绝不会让中国的打算得逞。

其次,由于长协矿的数量不足,很多中小钢铁企业买不到长协矿,就只能涌入现货市场买高价矿。

这一部分钢铁企业,钢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由此,中国就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独一无二的现货铁矿石市场,中小钢厂、贸易商混迹其中,甚至,那些大钢厂也通过在现货市场上倒卖多余的长协矿牟利。

由于都认定铁矿石的后势看涨,大批钢铁企业和贸易商不仅大量从现货市场入货,而且,入货之后也不出售,而是待价而沽,等待进一步涨价。

这样的后果助长了现货市场进口铁矿石到岸价的飙升行情,并形成了与长协矿到岸价的巨大“鸿沟”,从而自己给自己加大了铁矿石价格谈判的难度。

这两个问题纠缠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在任何正常人看来,只要中国的刚姓需求存在,中国就不可能在谈判中占上风。

量大价优,在铁矿石市场上不存在。

而这,自然就成了国际铁矿石大生产商颐指气使的底气。

――――

澳大利亚的大人物坐在了一起,商议铁矿石和胡士泰。

大人物们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这一次的胡士泰事件,他们原以为中国抓胡士泰是虚,实际上是剑指铁矿石谈判。

为此,他们都还嘲笑过中国人,觉得中国人太天真。

胡士泰不过是一条狗,而狗是随时可以放弃,甚至是踹开的。用一个胡士泰就想换取上百亿美元的利益,不知中国人是怎么想的。

但是,现在,大人物们不这么想了。

对胡士泰,中国根本不谈任何条件,绝对是公事公办,他们的外交机构跟中国政斧根本接不上话。

一跟中国人说这个,中国人都是一个态度,四个字:依法行事。

中国人到底想干什么?

――――

二零零七年,五月十七曰,上海检察院对对胡士泰等人提起了诉讼。

起诉书一出,澳大利亚沸腾了,澳大利亚人民愤怒了。

起诉书里,对胡士泰等人提起诉讼的罪状是经济间谍。

这个罪名,胡士泰最轻也得被判处十年徒刑,而这就已经大大超过了澳大利亚的底线。

澳大利亚在乎的不是胡士泰这条狗的命运如何,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的脸面。中国人以经济间谍的罪名起诉胡士泰,也就说明丝毫也没有把他们这些伟大的白人放在眼里。

而且,这还是毛毛雨,更严重是起诉书里提到的金额,胡士泰给中国造成损失的金额。

一千亿。

按照中国的法律,中国人这是要胡士泰死。

澳大利亚公民因为经济犯罪而被判处死刑,这是澳大利亚人绝不能接受的,一旦这样,澳大利亚政斧就将面临一场巨大的危机。

到时候,如何处理同中国的关系?

实际上,澳大利亚的经济严重依赖中国,澳大利亚负担不起同中国的关系破裂的代价。

但老百姓是短视的,如果不对中国采取实际行动,老百姓不会放过他们,可真要是中澳关系破裂,从而必然影响到澳大利亚的经济,那老百姓同样不会放过他们。

惨了!

最后,通过广泛征询各个方面的意见,大人物们心里渐渐有了点谱,多少明白了中国人的意思。

中国生气了,要想中国消气,现在去跟中国沟通,没用;现在,唯一的法子就是在铁矿石的定价谈判中,不打折扣的接受中国的条件。

但,这怎么可能?

于是,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明煮的好处来了:没人能做任何决定,唯一的决定就是拖,拖到哪儿算哪儿。

澳大利亚这会儿的情况,跟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情况如出一辙。

――――

每年一度的铁矿石定价谈判,一般在三月份就结束了,但今年,一直到拖到了六月还没个结果。

本来,力拓方面本着大家谁也离不开谁的心思,稍稍退了一步,把原本坚持的提价幅度由百分之九十降了五个百分点。

这在力拓而言,就已经是极大的让步了,但中国方面丝毫也不领情,依旧坚持提价幅度不能超过百分之十五。

六月二十一曰,消息出来,铁矿石定价谈判破局,谈崩了。

消息一出,铁矿石现货市场立马飙涨了百分之三十。

七天后,六月二十八曰,上海中院判处了胡士泰死刑,其他三人无期徒刑,而且,终生不得减刑。

判决结果一出来,批评的声浪铺天盖地。

外国的就不说了,国内,尤其是南方,批评的声浪更大更激烈。

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让他们毛骨悚然的判决结果,因为胡士泰做的事儿,他们或多或少都在做。

随后,更多的人被逮捕,更多的人被审判,更多的人被判处了死刑。

对很多人而言,这就已经是让他们晚上睡不着觉的噩梦了,但他们不知道,真正的噩梦只是刚刚开始。

――――

铁矿石定价谈判破裂之后,燕京人民又迎来了一个赚钱的小**。

中国的、外国的,当然,主要是中国人,为了第一时间探听到中央政斧的相关对策,至少有不下数千人滞留在燕京。

铁矿石定价谈判破裂之后,中央政斧宣布,国家会尽一切力量满足国内铁矿石的供应,而这一点是绝对不需要怀疑的。

动真格的,中央政斧的威信那是没说的,这个时候,那些一时被迷了眼又对中央政斧的过去记忆比较深刻的人开始从铁矿石市场抽身了。

机会稍纵即逝,但还是有人把握住了。

李启智就是其中之一。

李启智能成为中国钢铁商会会长,本人自然必须是钢铁业巨头,他是南方最大的钢铁集团上海钢铁集团的掌门人。

上海钢铁集团是他一手创建的。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实际上,南北方钢铁业巨头轮流做这个商会会长是不成文的规矩。

从国家资源部出来,李启智脸色煞白,他这是吓的。

李启智被吓着了,不是为自己后怕,而是因为中央政斧真的太狠了。

――――

中央政斧将动用国家储备,这个国家储备不仅是指铁矿石,还指铁矿山。

中国需要的资源太多,为了资源的战略安全,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储备,但现在,是释放储备资源的时候了。

国家释放的储备矿石将足够满足全国钢铁企业两年的生产所需,而与此同时,将加大对国内矿山的开发,保证在两年之内满足需要。

这条消息一放出去,很多人傻眼了,但还没疯,还没有跳楼的美妙冲动。

――――

折磨啊,真是折磨死个人。

中央政斧宣布释放国家战略储备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彻底睡不着觉了。

麻痹的,中央政斧真是太缺德了,缺了九九九九九九……辈的大德了!

中央政斧只宣布释放战略储备,但没有公布细则,而这就把国内的国外的不知多少人给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