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504【就硬冲】(1 / 2)


蒙古此次南侵首领,一个名叫墨尔根,另一个名叫格根,还有一个叫昆都力哈。

墨尔根就是史书里的“吉囊”,只因这厮身为蒙古副汗,而副汗在蒙古语中又是“济农”,音译误差之下墨尔根便成了吉囊。

格根则是后来的“俺答汗”,俺答即结拜兄弟之意。隆庆皇帝封其为顺义王俺答汗,意思是“隆庆帝的结拜兄弟亲王可汗”,简称俺答汗。

昆都力哈是喀喇沁蒙古首领,大明呼其为“老把都”。

为了方便阅读,在此把他们称作吉囊、俺答、老把都。

吉囊今年二十一岁,俺答今年二十岁,老把都今年十七岁,兄弟三人虽然年轻,但早就已经威震草原。三年前,他们带兵征讨兀良哈部落,已然收复北元旧庭及周边广袤草原(即今蒙古国中部)。

其辖地,北至乌兰巴托,南到河套地区。

“兄长,咱们一路打来,明军都没有动静,看来报信之人说的是真话。”俺答高兴道。

吉囊也非常满意:“明军内耗,正是我们的大好良机。”

老把都大笑:“这次要抢光整个大同!”

从兄弟仨的对话就知道,蒙古大军这次南下,是有大明边军前去报信所致。

明代中期,大同乃九边之首,战兵最多,军费最高,糜烂程度也最严重。

历史上,仅在嘉靖年间,大同镇就前后爆发四次兵变。第三次兵变的时候,甚至主动勾结蒙古南下,无非是借外敌彰显自身重要性,逼迫朝廷招抚时答应过分条件,同时索要更多的京运粮饷。

嘉靖朝糟糕至此,一是朱厚照留下的隐患,二是大礼议内耗太严重。

由于朱厚照好大喜功,提拔了太多高级将领,导致武官含金量严重贬值,并且破坏了武将的正常升迁。朱厚照偏爱江彬和太监,又爱超阶提拔武官,于是大同镇的总兵、副总兵、偏将这些职务,只要给江彬、太监行贿丰厚就能获得。

高级武将靠送银子上位,得到官职之后,自然疯狂盘剥士卒,边镇情况迅速恶化。比如应州之战,战功仅次于王渊的大同总兵王勋,因为送的银子不够,战事结束就被明升暗降了,换上一个阴险狡诈的朱振。

而嘉靖朝大礼议,文官互相争斗,无暇顾忌边事,甚至政斗还波及到边关将领,进而加剧了正德朝留下的隐患。

这个时空有王渊存在,江彬死得更早,也没有什么大礼议,按理说应该要好一些。

但是,朱厚照选择收复大宁,还去辽东打了一波。

前后两场对外战争,都需要动用大量军费,大同镇的京运近乎断绝。武将捞不到中央补贴,就变本加厉压榨士卒,大同的情况甚至比嘉靖初年更严重——京运并非必须的,仅为前线经费不足,由中央补助军费的临时措施。

嘉靖朝由于大同彻底糜烂,才把京运变成固定项目,完全靠中央砸钱维持大同稳定。

若非隆庆朝的“俺答封贡”,以大同镇的糜烂程度,恐怕大明朝的国运更短。那是一出宫廷伦理剧,俺答汗爱上自己的外孙女(兼孙媳妇),而且还真抢过来了,被爷爷戴绿帽的孙子因此投靠大明……

综上,大同镇已彻底糜烂,要么依王渊的想法彻底改革整顿,要么像历史上的嘉靖那样由中央拨款维稳(一个大同镇,到了嘉靖末年,竟消耗七成以上的中央军费拨款)。

“兄长,既然各堡明军固守不出,那就在外面抢一圈回去,”俺答虽然年轻一岁,却性格更稳,“大同镇太坚固了,我们是不可能攻下的。”

吉囊一向头铁,性格坚毅、暴躁且凶残,他说:“根据明军情报,只要我们四处劫掠,那个总督席书就必须出兵。他如果不出城跟我们打,这次明国的一切损失,罪名都会安在他头上!所以,狠狠劫掠,闹的动静越大越好,把席书从大同城引出来。”

俺答仔细想了想,笑道:“只要灭了席书的军队,大同城就兵力空虚,而其他明军又不来救,大同城轻而易举就能攻破!”

老把都说:“大同城内钱粮无数,够我们吃好几年的。”

兄弟仨越想越兴奋,那可是大同城啊,山西行都司和大同总兵的治所,整个大同镇的粮草都要先运到这里储存!这属于专项军储,不跟地方财政挂钩,由兵部、镇守太监和山西行都司进行管理。

一旦攻破大同城,把那些军储粮草抢走,整个大同镇的官兵都得饿肚子。他们不但可以抢劫无数,还能削弱明军实力,今后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六万蒙古大军,在大同镇东北部肆虐一番,又大摇大摆从大同城东部南下,而且行军速度非常缓慢,生怕走得太快席书追赶不上。

如今,山西行都司官员,已经被席书一锅端了。

席书有足够理由弹劾他们,即便抛开贪污之事不提,那些武官也连续两次弃城逃跑,把大同城连同军粮储备扔给兵变士卒。

若正常招抚,自然要稳住都司官员,利用都司去压制各级将领。

但既然王渊要彻底整顿,都司就是必须抓到手里的。没得说,都司官员全部流放,而新任官员还没赶来就职,一切暂时都由席书说了算!

大同总兵朱振,前段时间死于乱军之中,副总兵李瑾又在大同左卫城,大同府城现在完全被席书控制。

中央调来的十五个武进士,都安插在大同前卫、后卫任职,对本地士卒进行重新整编。

留一万人守城,席书亲率八千豹房士卒、一万二千大同士卒及辅兵,主动出城阻截六万蒙古大军。

双方相遇于白登山下,就是刘邦被围那个白登山!

吉囊、俺答和老把都,居然人手一支千里镜。

放下千里镜,吉囊笑道:“明军的战车真多,想缩在战车后面当乌龟。”

老把都说:“明军打仗一向如此,没了车阵根本不敢出城。”

俺答建议道:“趁他们立足未稳,立即发动冲击!”

“我也是这么想的。”吉囊立即发兵。

俺答率领一万五千骑兵,绕向明军东侧。

老把都率领一万五千骑兵,绕向明军南侧。

吉囊自领两万骑兵,从正面冲击明军大阵。

剩下一万骑,分为几支在战场游弋,担任预备队寻机补漏子,同时负责看押抢来的财货和人口。

至于明军西侧,那是白登山。

在正式接敌之前,席书就在潘贵的建议下,靠向白登山打算结阵御敌。

蒙古骑兵来得太快,吉囊不等两个弟弟绕后,就直接带着两万骑兵冲锋。而此时此刻,明军的战车刚刚摆好阵型,战车里的各种小型拒马设施还没拿出来。

“套索!”

潘贵大喊,令旗疯狂挥动。

一辆辆战车之间,被挂上两道铁锁链,位置大概有人腰那么高。至于其他拒马设备,已经来不及放置,因为从遇敌到接敌时间太短。

近战步卒纷纷上前,挡在战车空隙之间、铁锁链之后。他们握住兵器,全部单膝跪地,留出上半身的高度,这样更方便后排友军射击。

“佛朗机炮,填子铳!”

每架佛朗机炮,都备有十个子铳,类似于步枪弹夹。子铳里已经装好炮弹,直接放入母铳就可射击。射击之后的火药残渣,也基本都在子铳内,根本不需临时清理炮管,直接更换子铳就能再次射击。

“轰轰轰轰!”

三十门佛郎机炮,在还有一里地开外,就朝着两万蒙古骑兵发射。

这些都是豹房精锐炮手,平均仅用15秒左右,便完成更换子铳的操作。在这15秒的换弹间隙中,还有副炮手调整炮管高度,经过物理学派的改进,这些佛郎机炮只需摇动把手就能调高调低。

“轰轰轰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