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1章(1 / 2)





  朝廷守旧派与革新派的争斗,又起波澜。由上而下,各地的争斗也是水深火热。

  宋铭谦的性情更是变得冷漠多疑,苏家竹院的败落,也没有让他产生多少愉快的情绪。在他的意识里,只要苏家还在,他的仇就还要报。

  仅仅是一个竹院,怎么够?

  古家和富隆商行联手,再加上宋铭谦利用他背后的势力,尽力打压苏家和陈家。

  他们对赵海潮这块绊脚石下手,是他早就料到的,所以他一早就在劝赵海潮投入他们这派,只是没想到他们竟然动用了这么多高手。

  宋铭谦想,他无疑是一个失败的游说者,屡次劝解赵海潮没成功,现在再劝陈茂则也没成。

  他气急败坏地回来了,心里暗骂陈茂则不识好歹。

  劝说陈茂则,他是软硬兼施,许之以好处不能,恫吓也不成。

  “哟?这是怎么了?”郑骁躺在床上,仍旧不忘讽刺宋铭谦。

  宋铭谦没有说话,脸色自是不好的。

  “劝说那个老匹夫失败了?”郑骁很容易就猜到了结果。

  就连贝勒爷的名号都不好使,那只能说明他还没见识过贝勒爷的手段。

  “那怎么办?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了。”郑骁的眼神暗了暗,如果他们两个都办事不力,估计责罚更不轻。

  “既然他不听劝,那就给他点颜色瞧瞧。”宋铭谦冷笑道。

  -

  撇开苏家的一团混乱,苏惟眇悄然来到了闵城赵府。

  “这个,可以多吃点。”苏惟眇舀了一碗汤,给赵海潮喂。

  想不到她苏惟眇也有给人喂汤的一天。

  赵海潮面带浅笑,喝着汤。

  他受伤严重,尤其是左手臂,缠着绷带,挂在脖子上呢。

  自从他回到闵城,苏惟眇就搬来照顾他,可谓无微不至,他一面很感激,一面又觉得自己这次受伤值了。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苏惟眇,对他寸步不离,细心呵护,关怀备至。

  “笑什么?”苏惟眇问。

  “开心。”他笑意不减。

  “受伤这么重,开哪门子的心?”苏惟眇翻了个白眼,继续喂他喝汤。

  赵海潮抿着嘴巴,不答话。

  “不好好将身体养好,当心我悔婚不要你了。”苏惟眇侧身将空碗放到旁边的漆盘里。

  他在嘴里咂摸这句话,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养好了,就要我了?”

  “冲着你这句话,我要再喝一碗汤。”赵海潮伸出手。

  “过犹不及。”苏惟眇轻轻打了一下他的手心。

  他趁此握住了她的手指,她动了一下,没有挣脱,就由他握着了。

  怪他这回太大意了,差点就再也见不到她了。

  “为什么要让他们先走?”她问。

  “我答应过你,要保护他们的。”赵海潮回答,他以为那些黑衣蒙面人是冲着他来的,只要他留下来断后,其他人跑掉,应该是能活命的。

  只是他没想到那群人竟然追上去,要杀人灭口,他奋力搏杀,还差点丢了性命。

  “你很重要的,我是说,你也要保护好自己。”

  “我对你来说,是很重要的?”

  “嗯。”她沉默片刻,重重点头。

  真想快点将她娶回家,可因着苏家的事情,还有他身受重伤,原本定下的婚期不得不往后延迟。

  “有你在真好。”赵海潮感叹道。

  -

  苏家的葬礼一过,苏二爷就病倒了,病情来势汹汹,当时晕倒了,连夜请大夫上门诊治。

  次日消息传到闵城赵府,苏惟眇简单收拾了下,带着知春,匆匆回了莱阳。

  苏惟眇赶到的时候,苏二爷还没醒,苏二夫人一下子扑在她的肩头,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娘,大夫怎么说?”苏惟眇轻轻拍她脊背。

  “大夫说二叔是急火攻心,才会一下子晕倒,扎了针吃了药,情况已经缓解了。”江瑜也在,她先站出来将事情说了,昨夜发生这事,也把她吓了一跳,当即叫桃英照顾好小星星,自己带了丫鬟仆从来兰院帮忙。

  “多谢嫂子了。”苏惟眇脸色稍微缓和,她走到床边,查看苏二爷的情况,呼吸舒畅,脸色正常,脉搏跳动有力,应是无大碍。

  为了不打扰苏二爷休息,江瑜和苏惟眇来到花厅说话,丫鬟奉了茶,就出去了,知春守在门口。

  “可查到背后之人了?”江瑜问。

  “尚未,我猜测朝中派系之争,波及到赵大人,毕竟他一直锐意改革,很是为保守派看不顺眼,之前也有过数次失败了的刺杀行动。至于他们为何要追着我爹,好像另有隐情。”苏惟眇摇头。

  其实从章潮东的描述中,她可以大胆猜测,徐家与苏家有恩怨,徐文厚就是这个关键点,这个人死了,有人认为是苏家导致的,要找苏家给他报仇。

  她看书的时候真没注意到这块,所以现在对于徐家和苏家的恩怨是两眼一抹黑。

  “什么隐情?”江瑜疑惑。

  “嫂子,你知道徐家吗?应该也是在莱阳做生意的。”苏惟眇问。

  江瑜想了想,摇头,“没什么映象,这个和徐家有关?”

  “多少有些关联。”苏惟眇点头。

  “这样,我写信让问下我哥,若他也不知,可以打探一下。然后我们再去问问四叔,他可能知道。”江瑜道。

  “好啊。”这再好不过了。

  “这个徐家,好像和苏家有旧怨,所以才找上我爹的。”苏惟眇立在书案旁,看着江瑜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