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5节(1 / 2)





  魏景帝不说话,继续倒酒。

  王总管见自己的话似乎骚到了魏景帝的痒痒肉,继续道,“陛下,您想,此次我大魏携正义之兵,胡人理亏,又受了灾害,兵马疲惫,陛下天神下凡,收拾胡人岂不如探囊取物。”

  魏景帝摇头,“若是这么容易,定远侯也不会被偷袭成功,胡人可不是好惹的。”

  王总管轻蔑地笑了一声,“陛下,定远侯老迈,不过是仗着祖上恩德,驻守边关。若不是当年边城明珠之威,谢家也不能盖过陆家,荣光近两百年,从前朝传到我朝。奴才虽然没读过书,也知道大家大族传承的时间久了,总会有个把个不争气的子弟。现任定远侯听说能力不足,难以管辖部下兵将,只有陛下,才有资格统帅天下兵马。”

  魏景帝默默地饮尽杯中酒,“朕乏了,你去吧。”

  王总管的话仿佛有魔力一般,点燃了魏景帝心里的欲望之火。整个夜晚,他辗转反侧。纵观历史,有几个帝王能亲自披挂上阵。自继位以来,他不说是个明君,至少各方面都没有违背祖训,连上天都觉得他干得好,让大魏朝国富民强。眼前这个好机会,让魏景帝变成一个小孩,北征仿佛一颗糖,他知道不能随便吃,但还是忍不住想吃进肚子里。

  魏景帝在心中盘算,自己已经五十岁了,这辈子可能再也遇不到外地入侵。只要打了这一仗,只要赢了,自己这辈子都没有什么遗憾了。

  欲望的匣子一旦打开,再也无法关闭,魏景帝想了两天后决定,他要亲征。

  百官们坚决反对,冯大人的唾沫星子都要飞到魏景帝脸上去了,“陛下,君子不立围墙之下,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不在京城,天下百姓如失父母……”

  魏景帝反问一句,“爱卿,朕只是亲征,又不是亲自上战场杀敌。再说了,此战必胜,爱卿担心什么。”

  冯大人歇下阵,承恩侯继续上,“陛下一走,京中如何处置?太子未立,何人统领百官?”

  魏景帝沉默不语,旁边的王总管道,“刘大人,陛下神威所致,次战必胜。京中有诸皇子和诸位大人,日常该怎么做,照着规矩来就是。陛下去打了胜仗就回来,难道百官连这几个月都挨不住?又不是奶娃娃,事事要陛下手把着手交。”

  冯大人这时看清楚了,陛下要亲征,怕就是这个阉人出的好主意,立刻把炮火对准王总管。王总管现在是北镇抚司指挥使,也不怕冯大人,二人你来我往吵的沸反盈天。

  王总管想让世人知道,他这个阉人虽然没有金榜题名,如今也能和朝臣们并立在一起,他甚至超过朝臣,能左右陛下的决定。

  卫景明站在人群里不说话,他看着跳脚的冯大人和势在必得的王总管,再看默不吱声的魏景帝,心里冷笑,想要功劳,直说就是,何必任由群臣吵架。

  这样吵了一个上午,百官们还是无法动摇魏景帝的决心。

  大伙儿算是明白了,事情虽然是王总管撺掇的,魏景帝自己也确实想去。罢了罢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谁也拦不住。

  就这样,魏景帝亲征的事情定了下来,原定计划照旧执行,唯一的变化是多了个皇帝。

  皇帝是天下之主,要离开京城可不容易。首先,出行的守卫第一重要。魏景帝把北镇抚司的精锐几乎全部带走,还有两万御林军护卫,南镇抚司留下配合五城兵马司看守京城。此外,魏景帝把五皇子和六皇子也带走了。这两个儿子太蠢,魏景帝想让他们学机灵些。

  第二,皇帝不在,京城总得有个主事的吧,看着跃跃欲试的齐王和满脸期盼的晋王,魏景帝哪个都不选,转头使了个损招,让大孙子平王监国,命齐王和晋王辅佐。

  这道旨意一出,平王立刻推辞,说自己年少,无才无德,不能胜任这么重要的担子。齐王和晋王本来争得乌眼鸡一样,动员了所有的力量想把这个差事抢过来。监国,那是太子才有的权力。

  谁也没想到魏景帝这么鸡贼,把平王推了上去。众人都傻眼了,平王身有残疾,继位是不可能的,让他监国,无非是为了制衡两个皇子。

  平王虽然推迟,几位重臣却觉得这个主意很不错。反正平王不能继位,他不会造反,若是齐王或者晋王监国,还不知道要出多大的乱子。平王好歹是帝王长孙,嫡皇长子的嫡长子,身份贵重,能压得住。再者,平王这几年一直跟在魏景帝身边听政,也学了不少本事,别看他年纪小,懂得却不少。

  眼见争夺无望,齐王和晋王竟然一致开始支持平王。

  消息传到昭阳宫,刘皇后只略微笑了一下,立刻命人叫来了大孙子。

  平王来了之后还有些惶恐,“皇祖母,孙儿不能担此重任。”

  刘皇后摸了摸孙子的头,“你过生日早,仔细算起来,已经虚岁十三岁了,也该帮你皇祖父担一些责任,不然岂不是辜负了他这么多年对你的疼爱。你因着有伤,天生无缘帝位,你监国,众人都放心。你别怕,你两个叔叔这会子都巴不得你监国呢,他们不会给你捣乱的。谁捣乱,你就和另外一个好,保证他们都听你的。”

  平王小声道,“皇祖母,万一两个叔叔都拉拢孙儿,孙儿要怎么办呢?”

  刘皇后微笑着看向孙子,“要是他们拉拢你,你就说,另外一个叔叔也拉拢你,为了公平起见,你谁也不投靠,只安安心心把事情做好,安心等你皇祖父归来。别怕,万事还有皇祖母呢。”

  平王被迫接下了差事,带着几个叔叔到城门口给大部队践行。

  在城外,魏景帝拍了拍孙子的肩膀,“你父王是朕最喜欢的儿子,他不在了,你应该继承他的遗志,为朝廷为百姓出力。”

  平王送上一碗酒,“孙儿祝皇祖父旗开得胜,孙儿在京城等皇祖父凯旋归来。”

  魏景帝哈哈大笑,饮尽碗中酒,“继哥儿,好好办差事,等朕回来,给你一块最好的封地。”

  在儿孙们的恭送下,魏景帝意气风发地带着大部队浩浩荡荡往西北而去。

  魏景帝一走,整个京城变得沉默起来。每天上朝时,年少的平王在龙椅旁边设了一张椅子,听百官奏事。小事情他直接做主,大事就和冯大人等人商议,或是问两个叔叔的意见。平王采用刘皇后的建议,两个叔叔谁想和他别苗头,他就和另外一个好。

  齐王和晋王背地里骂,小崽子一肚子心眼。但二王没办法,平王有监国权力,六部官员们也听他的话,二王只能忍气吞声,一边防止对方坐大,一边还要应付平王。

  魏景帝一走,后宫里仿佛变了个天。往日刘皇后那里门可罗雀,现在变得门庭若市。反之,寇贵妃被留在皇宫后,虽然还掌着宫权,嫔妃们的马屁一股脑儿都对着刘皇后拍去了。

  刘皇后见惯了风浪,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只偶尔把孙子叫过去关心几句他的身体,也不干涉朝政,俨然一幅贤后模样。寇贵妃暗自咬牙,一群小人,等陛下回来,本宫要你们好看!

  宫外,卫府里忽然变的紧张起来。

  自魏景帝走后,卫景明立刻把府里所有下人召集起来训话,“陛下亲征,往后我要多在外行走,你们都把心提起来,听太太的话,老实当差,不许到外面闲逛,不许多嘴多舌,家里的事情谁敢漏出去一个字,别怪我无情无义了。”

  说完,他轻轻一抬手,把一只茶盏捏成齑粉。

  家里下人顿时心都一紧,连声道是。

  顾绵绵也开始行动起来,她让人收拾了几间屋子,里面烘干,撒上防潮的东西,然后命家里人采购了大量的粮食放在里面。

  作者有话要说:  早上好!感谢在2021-05-10 13:20:29~2021-05-11 14:33: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酒子99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0章 兵败日宫城叛乱

  大军浩浩荡荡, 一路出居庸关、经宣府,直逼西北边境。听说魏景帝亲征,整个西北军欢呼雀跃, 士气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