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2节(1 / 2)





  方太后听到消息后高兴的哭了一大场,她想起自己做得那个梦,那个小娃儿依在她怀里,软糯地喊她婆婆。方太后又笑了起来,忍不住对方嬷嬷道,“嬷嬷,我也有孙辈了。”

  方嬷嬷笑着回道,“娘娘,您别光顾着高兴呀,您该给孩子预备些东西才对。”

  方太后哭完后把脸一抹,“你说得对,哀家要给孩子送些东西去。”

  说完,她带着方嬷嬷在屋里翻箱倒柜。她如今做了太后,吃穿都简单,魏景帝十分孝顺,给的东西多,她哪里能用完。她又不想和那些嫔妃们扯上关系,从来不赏赐任何嫔妃和皇子。先帝临死前怕她老年无所依,从自己的私库里给她留了许多东西。

  方太后现在私房厚的很,她扒拉出来好多值钱的玉器珠宝,把自己给孩子做的衣裳一起放在一只箱子里,让自己宫里的太监抬着大张旗鼓送去了卫家。

  方太后这么大的动静,宫里自然很快就知道了,嘉和郡主生了个儿子!

  刘皇后虽然心里很抵触,我孙子以为你现在还在宫外呢,你倒是高高兴兴得了外孙!

  不管心里有多不情愿,刘皇后仍旧笑着让人赐了一份礼。各宫嫔妃们也开始行动,很快,满京城都知道卫家得子,一份礼又不值个什么,结交个人情才好。

  顿时,卫家门口变得车水马龙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早上好!

  第62章 升官职刘家受挫

  卫家不想张扬, 但因着宫里先后赏了东西,末郎的出生瞬间热闹起来。

  卫景明这几日收礼都收的手软,宫里给的自然要收, 锦衣卫同僚的礼也不能拒绝。至于那些嫔妃们的礼,他准备先收下,后面再做打算。

  末郎的洗三并未请人, 而是自家人一起聚一聚。

  卫景明本来想在家里歇十天的, 谁知洗三第二天,莫百户小跑着到了卫家,拉着卫景明就跑,“大人, 快,圣旨到了, 等着您去接旨呢。”

  卫景明拉住了他,“莫大人,我总得换身衣裳吧。”

  莫百户一拍脑门,“对对对,大人快换衣裳, 我走的时候, 传旨的人已经快到锦衣卫了, 您和万大人, 都要升官了。”

  卫景明立刻回房换了身衣裳, 和顾绵绵打了声招呼,火速跟着莫百户去了锦衣卫。

  路上, 卫景明问莫百户,“可知道是何事?”

  莫百户笑,“早晨传来消息, 昨儿陛下忽然定下,让万大人做了指挥使,剩下这个指挥同知的缺位,让您领了。”

  卫景明皱紧了眉头,“其余人可有什么话?”锦衣卫还有三位指挥佥事,卫景明越过他们成了指挥同知,这些人心里必定不服气。

  莫百户啧啧两声,“大人,这个时候,其余人就算心里有想法,嘴上肯定也是恭贺您和万大人。”

  卫景明看了莫百户一眼,“往后咱们都要小心些。”

  莫百户脸连点头,“大人放心,下官这些日子连酒喝的都少了,保管不会误事。”

  果如莫百户所说,传旨的太监已经到了锦衣卫,万大人已经接过了自己的那封圣旨,正在和太监攀谈呢。

  等卫景明一到,万大人立刻道,“卫大人,请吧。”

  卫景明恭恭敬敬地跪下,听来人宣读了圣旨,按照礼节磕头谢恩。

  领旨之后,卫景明也和来人攀谈起来。此人是魏景帝的心腹太监,姓王,人称王总管。

  公众场合,卫景明也不好给王总管塞什么,只能客气地寒暄。卫景明知道,别看王总管表面上风光,其实内里也有苦衷。王总管净身时,因为切的狠了,年轻时还不觉得,年龄大了之后,小解总是憋不住。卫景明上辈子刚到御前时,没少给王总管缝尿带。

  看着风光的王总管,卫景明心里忍不住一阵唏嘘,帝王权力何等残酷,读书人想出头,要十年寒窗,千万人挤独木桥,能出来的屈指可数。如这些太监,多少人熬不过净身直接死了,熬过来的,十之八九折损在宫里,能熬到老熬出头的,又能有几人呢。为了帝王之家,全天下多少人家百姓遭受骨肉分离。

  王总管走后,卫景明连忙和万大人道喜,“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万大人,哦不,现在是万统领了,笑眯眯回道,“卫大人同喜,卫大人这样年轻就做了指挥同知,前途不可限量呀。”

  旁边几位指挥佥事和镇抚使都走了过来,满嘴说着恭喜的话,卫景明一再谦虚,“承蒙陛下厚爱,往后定然鞠躬尽瘁,不敢懈怠。”

  万统领刚升了官,心里很高兴,能做锦衣卫统领,说明陛下准备把他当做心腹了,看来自己之前的路子摸到了陛下的痒痒肉了,他怕自己表露太过,连忙对卫景明道,“卫大人刚得了儿子,又升了官,真是双喜临门呀!”

  众人都起哄,让卫景明请酒,卫景明连连说让大家到时候都去家里吃孩子的满月酒。

  卫景明升官的消息火速传回了家,张妈妈欣喜地对顾绵绵道,“太太,末郎才出生,老爷就升了官,可见这孩子命里带福气。”

  顾绵绵亲了亲孩子的脸蛋,“张妈妈,末郎满月的时候,多备一些酒,到时候来的人肯定多。妈妈这些日子辛苦了,等过完这一阵子,我让老爷帮你找儿子,要是能找到,就让他到咱们家来。”张妈妈的独子当年和她被分开卖,她已经有快十年没见到自己的儿子了。

  张妈妈立刻跪下给顾绵绵磕头,“多谢老爷太太,老婆子不累,干再多的活儿也愿意。”

  顾绵绵让她起来,“晚上准备些酒菜,老爷回来后,让他们一起庆贺庆贺。”

  张妈妈笑道,“是该庆贺庆贺,前几日太太得了郡主的金册,家里悄没生息的,如今老爷升了官,大家一起高兴高兴。”

  顾绵绵让翠兰开箱子,“这个月大家都辛苦了,一人多发一个月月钱。翠兰,你明儿去找裁缝,给家里人一人做两身衣裳。”

  卫家高高兴兴的,宫里刘皇后又摔了一套茶盏。

  方太后女儿封了郡主,得了外孙,女婿又升了官,而她的孙子,还孤苦伶仃地生活在宫外。

  这几日,刘皇后眼见着那几个排行靠前的皇子们越来越有气势,心里越发着急了起来。孙子这么小,不能领差事,若是不能天天向陛下请安,时间久了,陛下如何还记得这个孙子。

  刘皇后本来想给亲弟弟承恩后世子谋个锦衣卫指挥同知,谁知魏景帝一甩手给了方太后的女婿。

  刘皇后摔了茶盏后,自己一个人坐在昭阳宫里。她心里一遍遍地痛骂魏景帝,难道你真的一点不惦记大郎,难道我们夫妻二十多年,真的还比不过一个后娘?

  刘皇后伤心一阵子,愤怒一阵子,想了半天之后,她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坐以待毙。既然陛下你想压着我娘家,云家又不显,我只能给继哥儿找个炫耀的妻族了。

  刘皇后把京城里的人家扒拉一边,看上了刚刚去世的王老太师家。别看王老太师死了,王家好像损失了顶梁柱,但王家嫡传子弟有几十个,个个都做官,最大的已经做到了吏部侍郎。王老太师门生故吏也多,天下读书人都注重正统,要是这一股力量要是能全部贴给继哥儿,别的不敢说,一个皇太孙是妥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