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3章李家的悲催





  工地开工,水泥和钢筋用量非常大,李家的决策层虽然再三强调第一次合作一定要保质保量,按时供应。

  可是,对于李家这些中层的蛀虫们来说,这话就是耳旁风。

  第1次,一次性给五辆水泥和三辆钢筋,虽然不是最好的,但合格。

  第二次开始,就八分好中带着两分次品,这次也过关了。

  这一下,李家的蛀虫们胆子大了。

  第2次。水泥有一半,钢筋有三分之一都是以次充好。

  被安检人员发现,这些李家的蛀虫立马按照以往的经验,一边给那位安检人员塞钱。一边威胁其家人,总算是让这位安检人员低头默认……李家的这些蛀虫们不知道,他们的一切都被有心人拍摄到了,甚至,这位安检人员身上还戴了专门用于拍摄和录音的小机器。

  由此可见,虽说这是专门针对李家的,但李家的蛀虫们要是不这么胆大妄为的话,别人也不可能强迫他们去进行这些违法的勾当。

  最有意思的是。这些位于李家中层岗位的蛀虫们,很是抱团,也很遵守欺上瞒下的策略。

  他们居然对上面隐瞒了这次行动。

  与此同时,他们觉得既然已经控制住了那个安检人员,那么,自己就更应该趁机大捞特捞。

  于是,第三次,他们专门找那位安检人员当值的时候去,所供应的水泥中居然只有三分之一合格,而钢筋的情况更糟糕,只有一半合格。

  但是,这一次,他们栽了。

  那位安检人员既然是张有财专门安排的人,连记录李家犯罪的仪器都带在身上,又怎么可能不上报李家对自己的收买和威胁。

  不过,张有财精明就精明在,他很清楚自己在这里的影响力是远远不能跟李家相比的,自己要是贸然报警之类的,恐怕李家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那自己先前的准备可就白费了。

  于是,在张有财的建议下,在叶天的指示下,南城市质检局和武警这两个在职权上基本上不会有直接交集的单位,一起秘密出动。守株待兔。

  不是不相信警察,而是大家都觉得以李家在南城这么多年,或者说李家子弟嚣张了这么多年,要是在警察的队伍里没有收买到人,谁信……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关键时刻,只要一只鸟叫一声,那么,所有的计划都将前功尽弃!

  保险起见,还是人民子弟兵最为信任……关键是,谁能想到会出动武警?毕竟,没有几个人发疯,敢收买武警。

  于是。这一排大卡车就这么自投罗网。

  随后,武警直接去李家按照底层人员交代的名单抓捕李家的蛀虫们……这次,倒是通知了警察。

  李家自然不敢反抗,甚至其核心人物听到家主中层人员,大部分被抓,一时都有些发懵:我不是老早就交代了不要下手,你们怎么还不听?

  可是,看着武警和警察毫不留情的将人带走,这些人毕竟是李家的人,李家不可能不管不问,其核心人员立即启动了应急机制,开始调查事情的起因和进展。四处活动。

  李家不亏是南城的顶级豪门,其全力活动之下,还真得到不少有用的消息:这次动用的是武警,至于为什么武警和质检部门联合,那是因为上面有人根据事情的进展情况,专门做了批示。

  甚至,进去的那些蛀虫们,有几个人交代?都交代了什么。交代到什么地步,等等,他们都打听的比较清楚……当然,这里面就没有一个硬骨头,没有一个宁死不降的。

  而最为关键的是,他们根本就没办法打听出幕后之人是谁,甚至连张有财暗中策划之事都没发现。

  最终,他们也只能把这些归咎于叶天背后的那个人所为。

  此次事件,行动迅捷,审讯快速,做出的判罚也非常快,而且——非常重!

  李家的那些蛀虫交由监察机关。等待的是法律的严惩。

  天一集团不仅终止了跟李家的合作,还将李家告上了法庭,要求李家赔偿其所有损失,包括误工费、重建费之类的。总计五亿元。

  最终,经过法庭调解,李家赔偿天一集团两亿五千万,换得天一集团不追究……关键是天一集团太狠了。居然一口价,最终还是李家家主亲自给天一集团的董事长打招呼,赔偿金才降了一半。

  而执法部门给李家开出的罚单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一亿元!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损失的钱,李家赔得起;损失的信誉,李家可以做出解释,甚至可以慢慢地找回来。

  但是,有一点,李家忘记了:对方既然挖了这么大一个坑给他们跳,又怎么可能没有后手,而眼睁睁地看着李家从坑里爬出来了?

  于是,叶天在幕后看戏,张有财挥舞着铲子,不断的给已经掉进坑里的李家上面盖土。

  做出处罚不算,关键是,鉴于李家这次做的提过分了,上级有关部门做出批示。要南城市,全市清查所有有关李家提供原材料的建筑物。

  这一招狠啊!

  不仅再次极大的打击了李家的声誉,更是要断绝所有敢跟李家做建筑原材料生意的的商人。

  别的不说,光是在钱财上,李家就得完蛋:这年头,不偷工减料,不以次充好,怎么赚取最大的利润?

  李家自然也是如此做的。只不过,以前没人敢查李家,就算有人查,李家要么将人收买,要么将人调走,反正没人敢查下去。

  但是,现在有人查了。

  而且,态度十分明确:发现一处由李家提供原材料的建筑中有不合格的,立即重罚李家。

  说的难听点,这就是要李家把这么多年吃进去的,成倍的给我吐出来……摆明了是要弄死李家。

  这个时候,李家自身难保,又怎么可能给江家借钱、赊账,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将款项收回来自用。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在李家和江家同时风雨飘摇的时候,这两家争论不休之下,慢慢地,居然联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