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0章张有财的耍赖之计(下)





  如此越编越不像话,越来越妖魔化,就算你不害怕,但你喜欢在不吉利的地方住?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百姓们都意识到江家那个金阳小区也肯定有大问题,自然不会再有人愿意买金阳小区的房子。

  如此,金阳小区就算砸自己手里了。

  这一下,可真就要了江家的老命。

  那二十套别墅,虽然是暴利,但成本其实没多少。哪怕一分钱收不回来,江家也承受得起这样的损失。

  可这金阳小区确实江家重中之重,光是拿下这飘移峰及其周边的地。其成本就高达近十亿,这还不算第一期工程中的投入和后续,还有第二期、第三期的预算。

  这就是张有财所说的,信誉没了,就什么都没有了的策略。

  以江家在南城的权势,按说银行不会来催收。虽然银行是最会见风使舵。

  可这次,在张有财的调配下,在叶天的暗中支持下,尤其是银行见江家修建的这么多房子居然卖不出去,甚至以前预定的也正在积极推算,一套房子都卖不出去,眼看着这么大的窟窿,估计江家很难填满。

  于是,银行不仅拒绝了再次给江家房贷,反而积极催收。

  而平日里跟江家称兄道弟者,此时也视江家如狗屎,唯恐自己沾染到半分,早早地就躲开了江家,就更别提借钱之事了。

  如此一来,让江家的财力越发捉襟见肘。

  而这个时候,有关于《战神泪》著作权侵权一案的终审判决也下来了,江家一败涂地,被罚款三千七百多万。

  更让江家感到心惊的是。宣判当日,银行就直接从江家在银行的存款中,将这笔钱划给了吴启明……这等执行速度,所代表着什么,一目了然,谁不心惊?

  要知道,江家欠银行的钱,银行虽然催收的紧,可毕竟知道江家势大。不敢真的彻底得罪死了,所以,一直没动。但是,偏偏在这件事情上,银行就如此的迫不及待。

  这背后没有人打压,根本就不可能。

  这笔钱对于江家来说不算什么,可关键是江家不仅在商业上的名声垮了,就是在各个方面的名声也完蛋了。

  更重要的是,这事摆明了是有人背后操作。因为这场官司,在宣判结果出来之前,媒体方面一直没有动静,但就在判决之日,突然有大批记者蜂拥而至。

  可不仅仅是本省的记着,还有不少外地的记着。

  在这些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中。江家的名声立马就完蛋了……江家再怎么使力都没用,人家是铁了心的要把江家的名声弄的臭大街,这不是明摆着有人在打压江家吗?

  既然借不到钱,银行又催促的紧,别的方面也催钱催的厉害……墙倒众人推!到现在,就连那些小包工头都敢上门威胁江家:再不给我钱,我没有办法支撑下去了,连工人的工资都垫付不起了,那我也就只好带着工人们到你江家来吃饭了。

  要知道。以前这些包工头求着江家,哪怕是完全颠覆也愿意,因为江家的财力和能力摆在这里。大家都看得见。虽说江家难免会拖一下时间,但迟早会给,这方面。江家做的不错。

  可现在,眼看着江家就要倒下了,谁不是要养家糊口,谁不着急?这一急,也就顾不得江家的能力之类的了,有的干脆直接上门要账。

  更何况,这里面有张有财在暗中推波助澜,有彭鹏整日里代表富豪们跟江家闹,跟记着诉苦。

  偏偏那群记着们也如同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全都涌向了南城,全都涌向了江家。

  他们可不仅仅调查报道江家输了官司的事,而是如同挖洞一般。掘地三尺也要挖出江家以往做过的一些丑事坏事……如此,让江家更是雪上加霜。

  江家被这铺天盖地没日没夜的报道,大批工人时不时的来静坐,各种催款之人接连不断的上门……如此种种,一下子就将江家打的晕头转向,连拆东墙补西墙都来不及了。

  而给与江家最后一击的恰恰是江家的自己人。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夫妻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远亲?

  江家不是不知道,这些在江家各个产业中担任经理、懂事一职的亲戚们,暗地里没少捞好处。

  可是,那时候江家如日中天,完全支撑得起这些蛀虫们的贪婪。只要不是做的太过分,江家就不会追究。

  时至今日,这些蛀虫们已经养成了上下其手捞好处的习惯。

  如今,眼看着江家要倒了,别说这些蛀虫们,就是江家的近亲也心慌了,都想着趁着江家还有一口气在,自己得赶紧为自己的后路考虑,最少也得尽可能的多捞点,免得江家一旦倒下,自己今后的日子难过。

  这些人疯狂捞钱的行为,进一步加剧了江家的坍塌。

  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原则,江家自然要做垂死针扎。

  既然自己无法借到钱,那么,找另外几家,尤其是李家赊点原材料总没问题吧?毕竟,家大业大的江家就摆在这里。

  可让江家万万没想到的是,李家不仅一口拒绝,反而要求江家立刻把往日拖欠的原材料款项,必须全部还清,否则就法庭上见,或者是暗地里再踩江家几脚,加速江家的灭亡。

  这倒还真不是李家无情,见死不救,而是因为此时此刻,李家自身也遇到了大麻烦。

  张有财请叶天出手,从省城里找了一家以房产为主的老牌大公司——天一集团。

  天一集团以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已经饱和,生意难做,打算全力向二、三线城市发展,首先就看好南城的房地产项目。

  到底是大集团,天一集团的代表一到南城,对外开口就准备先期投入十个亿,试试南城房地产的水有多深。

  李家作为南城最强大的原材料供应商,又想独霸南城房地产原材料供应,自然是想跟天一集团好好合作一番。

  有意思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