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0章(1 / 2)





  所以,之前的安抚白费了,这孩子跟着他们一起玩的时候,都不怎么笑,“小花妹妹,我肯定会变成书呆子的。”

  想到昨天小花妹妹那傻傻的模样,杨春林就想哭。

  几个孩子围着他哄劝,像逗他,结果没用,反而引得其他人的心情也跟着不好起来。

  杨春花给杨天佑自家小叔所说的话有些是预防的,现在并没有发生,结果,除了她的傻哥哥外,三个弟弟都受到了影响。

  没什么心情的一群人,在家里还没有准备午饭的时候,就早早地回来了。

  “怎么了?这是?”其实,看着几个小家伙的表情,杨家人就知道老五并没有小题大做。

  杨春林抬头看了一眼他爹,“哎!”叹了一口气,“没事。”

  然后情绪低落地坐在小板凳上,他想,爹以后会不会嫌弃变成呆子的他。

  杨春旭走到他爹跟前,小声地说道:“哥哥不想读书,我也不想读书。”

  杨银柱看着大儿子那模样,心里难受得很,但要他答应小儿子的话,更是不可能,而此时此刻,杨银柱才明白,当初爹娘逼着五弟去县学读书时的心情。

  杨银柱将李氏拉到外面院子,“你看看你,以后儿子读书的事情你别管。”

  李氏张嘴要说什么的,儿子的那副模样,她也难受啊,特别是小儿子的话,她站在相公身边,怎么会听不见。

  “行了,你要是敢再乱说,毁了儿子读书上进的心,我就揍你我就揍你。”杨银柱威胁道,“还有,以后别对着孩子罗里吧嗦地说着读书的事情,弄得好像你懂很多一样,你读过书吗?还能有五弟懂吗?”

  李氏忙点头,不仅仅是因为杨银柱的威胁,而是想到她并没有读过书,若她那样做真的会毁了儿子上进的心,哪怕是只有一点点的可能性,那到时候她就是把自己掐死也没什么用。。

  好在杨春林并没有真正地过一天亲娘所说的读书日子,因此,在杨银柱再三对他保证过,他的鸡可以继续养,也可以接着和弟弟妹妹们玩,只是在学堂里的时候,一定要听二叔公的话。

  再加上第二天是元宵节,为了让几个孩子心情好起来,杨家几个兄弟决定带着他们去县城看大姑父。

  听到这个消息,杨春花很高兴,她早就想见识一下这里的元宵节。

  只是,结果却是令她失望不已,县城还是县城,商铺也都开着,因为逢五当集,人还挺多的。

  “大姑父,晚上县城里没什么好玩的吗?”杨春花问道。

  韩大鹏摇头,“黑灯瞎火的,有什么好玩的,倒是县令大人家很热闹,说是要举行什么诗会,每年都有,反正我听不懂,不过,我们还是要去巡逻的。”

  原来不是没有活动,而是这些活动只在有钱有权的人家里办的。

  于是,杨春花原本打算留在大姑父家待一晚上的,当天下午就跟着回去了。

  正月十六这一天,是村子里学堂开学的日子。

  一大早,杨春林就穿着李氏给他新做的衣服,原本的冲天辫用方巾包了起来,绑在头顶,像个圆溜溜的蘑菇。

  对于这种小学子的装扮,杨春花已经不觉得意外了,第一次在村子里的学堂就看见了一群这样的,像极了白娘子的儿子小时候的打扮,只是更为朴素一些。

  束脩,杨家是打听了其他的人家,按照中上水平准备的,五百个铜板,一条肉,外加一壶酒,就算是今年的。

  杨家人也知道,这比起在县学实在是差得太远,也想多给些,可家里条件在那里,下面还有四个孩子,现在看着是还小,其实晃眼就会到上学的年纪,到时候加起来一算,杨家人身上的胆子就更重了。

  “春林哥哥,拿只鸡,”杨春花开口说道。

  而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明白为什么家里的孩子就春林还剩三只母鸡,“原来用处是在这里。”

  杨银柱笑呵呵地去鸡笼里抓鸡,拿在手里,所有人都觉得,这只鸡的束脩价值比篮子里的所有东西都高。

  果然,他们到的时候,不大的学堂已经有不少人,拎着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

  像新鲜的鸡鸭鱼肉,杨举人一律没收,说的话也很有道理,“我家就两个人,吃不了这么多,到时候放馊了就浪费了。”

  杨家村的人才作罢,实诚的人家想着等到地里的菜可以吃了以后,就时不时地送一些过来。

  至于其他的,杨举人也是看着在收,在了解过村子里的情况后,铜板就没有超过八百文。

  到了杨大栓家,同样如此,篮子里的肉条杨举人没收,看着杨银柱手里非常精神的母鸡,笑着说道:“这也拿回去吧。”

  “二叔,这你得收下,”杨银柱同样笑着说道,“你也知道,春林这孩子去年养了三只母鸡,这就是其中一只,不是我们大人要送的,是他坚持要送的。”

  杨举人低头看着杨春林,问道:“是这样吗?”

  “恩,”杨春林点头,“是特意给二叔公的。”

  杨举人看着孩子的眼里没有半点的不舍,点头,“那我就收下了,不过,春林,在学堂里,不能叫二叔公,要叫先生。”

  “是,先生。”读书是正儿八经的事情,所以,从头到尾,杨春林都绷着一张认真的小脸。

  就这样,杨春林开始了他读书的生活,几天过后,他发现除了上课的时间,其他的跟以前没什么变化,很快就适应了过来。

  当然,在杨家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李氏曾经偷偷地找过杨举人,再问过儿子养鸡和其他时间玩耍,得到对方只要能完成先生布置的功课,就没有大问题的情况下,真正地放心下来。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日,是小春熙两岁的生辰。

  当然,他一个小屁孩,家里人是不会大办的,早上一碗面一个荷包蛋就算是过了。

  在这一天中午,韩大鹏喜滋滋地来到杨家,手里拎着好大一包东西,打开一看,把杨家人都下了一跳,好家伙,八个孩子,一人一套衣裳,这还都是上好的细棉布,再加上不少的零嘴,可要不少钱的。

  “大鹏啊,你这是做什么?太浪费了。”杨大栓有些不赞同地问道:“你家里还有四个小子要养,这样大手大脚可不行。”

  而杨家的八个孩子,敏锐地发觉,他们家大姑父看着他们的目光热情得让他们受不了。

  最后,杨春林开口问道:“大姑父,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求我们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