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当年离骚_56(1 / 2)





  临行前周棠在他耳边说的是:“你去为我点一盏灯吧。”

  那本《天阶凉如水》果然是周棠故意丢在他那里的。

  ——层楼俨然,百里天阶凉如水;孤灯如梦,少年不识情滋味。

  这盏灯会亮到他回来的那一天。

  如同那个故事结局来临时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预告:

  这回不装可怜了,我不舍得让他为我心疼。

  第三十五章 守灯蛾

  灯火轻微地颤了一下,在窗纸上映出瞬间的黯淡。洛平下意识抬起头来,看着那盏灯,心里也是一颤。

  挑了挑灯芯,见灯火还是不旺,他又添了点灯油。

  这盏灯已经燃了三天三夜了,他一直没让它熄灭,即使自己事务缠身要离开,也会让仆役帮着照看。大概是心理作用,他总觉得这盏灯灭了会是什么不好的征兆。

  周棠他们一去数日,每日都会有人回来禀报情况,让洛平也大致了解了方晋修改后的作战方案。这一点倒是让洛平很欣慰,不管怎么说,周棠知道有人担心他,也会更加注意自己的安危。

  这几天王府那边一直宣称王爷到勾凉出游去了,所有事情由程管家一手接下,再转交给身在南山的洛平处理。

  再一次浏览了面前的卷宗,洛平的眉头蹙了起来。

  昨夜,程管家送来一份有关姚鹏飞姚副使的动向汇报,说他已于昨日动身往京城去了,要为前段时间越王府插手的一件贪污案平反。

  告御状么……看来杨知州终于忍无可忍,派出了自己的心腹,要出手自救了。

  那姚鹏飞本是杨旗云的门生,后入仕为官,便一直追随着他,为人刚正不阿,几年来颇得百姓赞誉。只不过姚鹏飞是个认死理的人,他觉得杨知州是恩人,不管别人拿出什么样的证据来揭露杨知州的丑行,他一概不信。这次更是为了给恩师出头,不惜千里进京,要去圣上面前参越王一本。

  洛平随意地在卷宗上勾勾画画,忽然舒展了眉头。

  对什么人就要用什么计策,对这样重情重义的人,便要用情义收服。

  次日,洛平先听了关于周棠那边进展的报告,心算一下,然后给程管家布置了一个任务:派人拦住姚鹏飞。

  “洛先生,你的意思是,要把他抓回来禁足吗?”程管家从来都很在意细节。

  “不,不要与他正面冲突。”洛平道,“后天之前,只要截住他往小井村的去路,让他改道岷山就行了。”

  “岷山?那不是王爷……”

  “正是。”一阵清风吹开了半掩的轩窗,洛平拢着衣袖护住摇曳的灯火,“就看我们的越王,是不是真的能一举多得,收服百姓的心了。”

  往日,小夫子给的回复总是很短,譬如“甚慰”、“戒骄”、“祝胜”,但是周棠今日收到的回复长了很多很多,长得让周棠心花怒放:“方晋你看见没有,小夫子愿意跟我多说几句了!”

  方晋瞟一眼回信,装模作样地掰着手指头数了一遍:“岷、山、救、姚。还请王爷告诉我,他跟你多说什么了,你所说的那几句在哪里?”

  周棠理直气壮:“多了两个字,这就是进步。你没看出来吗?小夫子有事情托付给我,表明他信任我,只要我好好把事情办妥,回去后他定会夸奖我的,到那时我就可以趁热打铁让他消气。”

  方晋懒得理他这种无赖式的乐观,拈起周棠留存下来的一沓回信道:“他的话也太少了些,他是因为跟你生气,还是一向这样?”

  周棠撇了撇嘴:“他一向这样。以前给我的留什么的,都是能短则短,也从来不会把自己的心情寄于笔下传达给我。方晋,你有句话说得很对,他太淡漠了,好像把什么心思都压抑住了,你说他这是为什么呢?”

  “……”方晋不知怎么回答。

  他蓦地想起洛平所说的那个故事中,那人被三项重罪逼死的情节,虽然现在看来,若是套用在周棠和洛平身上,非常难以置信,但是:“我想,他不是没有热情,而是不敢轻易交付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