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节(1 / 2)





  但是从今以后,他不会再让这个女孩子受委屈了。

  站在原地期待了一下,沈寅初继续沿路找出租房子的广告。

  这年头的房子,不管是出租还是出卖都很少。

  第一是因为商品房少,大家都是住的单位的福利分房,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多余的房子能够出租或者出卖;第二是因为人们手里的钱少,自己吃喝穿用尚且局促,哪来的钱投资房子?

  而且这个年代的门市房也是出奇地少,大多还都是私建的违章建筑,价格也贵,一个月四五百块钱。比较起门市房来,在小区里租个居民楼作为厨房+储存间,然后人流量大一点的地方搭个小棚子卖,也是个很理想的解决方案。

  找了半天,沈寅初才终于看见一处广告。但却不是租房,而是卖房子。房子的地址很理想,就在小广场不远,离着中学也近。广告看起来很破旧,应该贴上去几个月了。

  沈寅初犹豫再三,还是决定上门去看看,如果没卖出去的话,不知道又没有可能让自己租下来。

  按照小广告的地址找了过去,开门的是个老太太,虽然上了年纪,但是一头花白头发梳得柔顺,在室内还穿着成套的睡衣。

  “您好,请问是卖房子吗?”

  一看这样,沈寅初有点犹豫。这老太太看起来像是有点文化的,能愿意把房子租给他做小吃摊的厨房吗?

  “真巧,这房子再卖不出去,我就要搬走了,”老太太笑着招呼他进去,“小伙子,进来说话,我给你倒杯热茶。”

  沈寅初换了拖鞋,屋子里头铺了瓷砖,收拾得干净明亮。不过家具并不多,地上还堆着收拾好的几个大箱子。

  “要搬走了,东西都收拾起来了,有点乱,你见谅。”

  老太太有点旧年人的风雅,看起来很舒服,沈寅初坐下来,倒觉得自己有点唐突。

  接过茶水,他忍不住开口道:“阿姨,其实我也不是买房子的,我是想问你这房子租不租。”

  “哎唷,不能租啦。”

  虽然知道他的来意和自己想的不一样,但是老太太也没有不高兴,而是坐在沈寅初对面,慢慢道:“我们老头子是矿上的,现在退休喽,要带着孙孙回老家去,以后都不回来了。这房子租出去,也不能回来收房租,也没法回来找新房客,照顾不到呀。”

  老太太说得很实在:“这房子也不好卖,要一万块,结果最高只有出到七千。我老婆子舍不得,结果拖到了要走也没卖出去。小伙子,你租房子倒不如买呀,只要能出到八千块,我就卖给你。”

  “阿姨,”沈寅初找房子找了几天下来,实在是只有这么一处,他努力想打动对方,“实不相瞒,我是在那边小广场那里摆摊卖煎饼果子和饭包的,现在想租个房子做厨房,顺便给雇的人住。买房子的钱真的凑不起,不然我就去租门市了。”

  “其实房子也就这两年不好卖,再过几年就好多了,等到三五年后,房价就要翻番了!阿姨,实在不行就先租给我,你晚几年再卖,我可以把身份证都复印给你,房租一个季度汇款一次!”

  话说得很好听,但是其实沈寅初自己也知道,对方多半不会答应的。

  这年头不管是信息还是交通,都不像是后世那么发达。汇款还要去邮局,远远不像后世的虚拟支付那么方便。他在这边住着,万一毁约,那边想要回来找他可能还要坐上好几天的车……

  “真不行啊小伙子,”老太太也笑了,“不是我不给你这个方便,实在是情况不合适……”

  老太太说到一半,卧室门突然推开了,带着金丝眼镜的老头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份报纸。

  “这个小伙子说的话倒有点意思,你说,三五年后房价会翻番?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

  “对,而且今年的物价上涨也决不是偶然,肯定会接着继续涨下去的。”

  沈寅初说了一句,这才想起来问:“这位叔叔怎么称呼?”

  “我姓白,你叫我白叔叔就行了,”姓白的老先生微微眯起眼睛看了看,倒是认出了沈寅初,“我知道你,你是蒙省矿上那个办了停薪离职去摆小摊子的沈寅初是不是?看来你倒是挺不看好矿上的未来的,能跟我说说吗?”

  姓白,退休带着孙子回原籍……

  沈寅初回想了一下书中剧情,突然就知道这一家是谁了!

  这是原著男二的亲爷爷,男二现在还刚刚高一,跟着两人回鲁省高考结果高考落榜。后来下海经商,做出了一番成绩。

  这下他知道怎么说服这家人了!而且,没准还能结个善缘!

  第16章

  “我大学时候是学通风安全的,经济上这些事情……我也说不准。但是就我看到的这些国企和咱们这的矿务局,人浮于事、人员冗杂,这样的现象国家早晚要出手治理的。”

  沈寅初不想说得太深,他的判断基本上都来源于后世的记忆,万一白叔叔真的谈兴上来拉着他说经济形势,他可就懵了。

  “现在民营企业势头稳健,竞争性国企迟早要退出的,”沈寅初笑笑,“我家里头压力大,出来摆摊多挣点,也省得在蒙省那里常年见不着孩子。”

  他在屋子里头随便看了看,为了引出下面的对话,多看了几眼屋子里头已经打包好的书。

  “白叔叔,您孙子是上高中?高一了?这时候搬家回去,可是有点影响学习啊。”

  老太太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但是这上了年纪,但是早晚也要回去的,本来孩子寒假的时候就要走,寻思着直接回去上高中。结果拖了一个多月了,只能先在咱们这高中跟班读着。但是总这样也不是个事儿,鲁省的学生多,教学质量也好一些。”

  沈寅初等的就是这句话,赶紧接上去:“但是鲁省的考生也多,每年分数线可都比宁省要高不少呢。孩子学习什么样啊?户口在哪?”

  “户口是在这,我本来准备给迁回去,”白老先生把报纸放下了,注意力也从物价上涨转移到了孩子高考上,“到时候就在那边高考了,这孩子学习就前十名吧,等回去了也得请家教好好补补课。”

  听到这,沈寅初多了一分把握。

  “白叔叔,我托大说一句,当然你们也可以认为我是为了租房子才这么讲。”

  “如果这孩子成绩不好,户口还是留在咱们上冈市,到时候回来参加高考的好。鲁省和咱们省的教材是一样的,但是高考难度可是千差万别。在咱们这前十名能考个大学,可是在鲁省那可不行了,咱们宁省六千万人口,鲁省两亿,录取的考生倒差不多……”

  “不如就让孩子安安心心在鲁省念书,等到高考前提前一两个月回到咱们宁省准备高考。咱们这也不是舞弊,这孩子出生就是宁省出生的。到时候成绩好,竞争环境也宽松,顺顺当当考个大学,是不是?”

  说到这,沈寅初也不瞒着自己那点小算盘了:“这房子我虽然是租来做厨房和储藏间的,但是肯定好好保管,我亲妹妹也住这,干活又勤快又干净。等到时候高考前,我一准腾出来,叫孩子好好备考。”

  “叔叔,阿姨,您看看这怎么样?到时候您还跟着孩子回来备考,也不怕我跑了,是不是?白叔叔是矿里头的老领导了,借我俩胆子我也不敢说话不算!”

  “呵呵,”白老先生乐了,“你这小伙子啊,几句话,把我们一家人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你就不怕我不搬家不走了?你房子租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