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4章(1 / 2)





  萧源侧脸,看见姚氏也来了,正在一边站着。他挣开了搀扶他的手,走上前去就往姚氏脸上挥了一拳。

  这一拳,打得姚氏砰的往后一仰,她尖声叫了起来。

  萧源又上去就是一脚:“都是你,要休了她……”他激愤当中连连出手,转眼之间就将姚氏打得不成人形,萧见行都愣了一愣才反应过来,连忙让人将他拿住。

  萧源在水底捞了大半日,已没多少体力,这才让按住了。

  萧见行扶着姚氏,看她一脸青红紫黑,想要发作萧源,又看他混身*的,头发像水草一般罩住了他半张脸,露出的一双眼赤红又疲惫,嘴唇早已泡得有些脱水发白。这样子形容狼狈,他也一时说不出话来了。

  只得让人将萧源拉回去,自己安慰着哭痛的姚氏。

  萧源被人按着洗了干净,但他却什么也不吃,只在含素、雀环两名婢女的哭声中发愣。

  自他幼时起,真心疼爱他的,也只有外祖父、外祖母。可是这些疼爱也很微薄。当他遇上朱沅,模糊的开始对她有了喜爱之情后,这感情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他们终于成了婚,他会成为她最要紧的那个人,可是为何会这样?

  含素含着泪,来给萧源清理床铺:“姑爷,我家姑娘先前说了些古怪的话,给了我和雀环身契和银票,又让我们劝着您不必伤心,当时婢子不懂,原来是应在此处……姑爷,您歇着罢,别熬坏了。”

  正说着,她动了动那一对鸳鸯枕,惊呼出声:“姑爷,这有一封书信!”

  萧源猛然抬起头,一个剑步窜了过来,自她手中夺过书信展开。

  上头是朱沅清秀的笔迹:萧郎亲启。

  萧源脑中轰隆作响,那一个个的字,几乎都看不进眼里去。他反复定了几回神,才勉强看了下去。

  “……千百次想开口,以为自身可无所畏惧,但我未料到已这般珍惜你我情份,并不敢当面看它凋谢。

  萧郎可知,昨夜我说的女子,其实是我。是否不可置信?古有移魂之说,而我的魂魄,自大火之中,移至十数年前。

  许是黄粱一梦,但梦中之事,件件刻骨。睁眼所见,桩桩相同。

  我之惶恐,萧郎可能明白?唯恐家破人亡,唯恐守不住母亲、弟弟。却唯独未曾想过要寻觅良人。

  ……而今皇上发难,我欲守护的亦怨恨于我。未料我苦心钻营,许是罪孽深重,上苍责罚,竟将自己困于蛛网,动弹不得……

  ……种种事情,仔细想来,的确丧失本心……

  ……我重活一世,竟像是为你而来……

  ……萧郎你逐步紧逼,我逐渐沉溺,像我这样一个满手血腥的,满身污秽,满腔恶毒的女子,而你却自投罗网。彼时我以为,若有这一日,我必要将你一同拉着共堕无间地狱。却未想到,时至今日,我并不想令你受辱,竟只愿你安康顺遂。

  萧郎,人力有时尽,天意命难为,萧郎不须对皇上怀恨……

  我曾死于火中,痛楚不堪,此番便去投水。曾是了无生趣而亡,而今心中念及萧郎从此无恙,竟也甘愿赴死。

  只求萧郎看顾我母亲与幼弟……”

  萧源重读了三四回,满面涨得通红:“我不会嫌弃你,我会爱你护你……”他边说,边像个孩子一般哭泣起来,及至到后来抽噎得语不成声。

  ***

  柳氏一整日都心神不宁,隐有不祥预感,直至接到朱沅死讯,轰隆一声,仿佛天塌了下来,她眼前一黑,一言不发的昏了过去。

  ***

  皇帝在宫中也收到了朱沅投河的消息,他又另派了人沿河寻找,始终不得。便有人猜疑是被水草缠住,沉入了淤泥。

  前有戚夫人,皇帝并未料到朱沅如此刚烈。

  遗憾的同时,皇帝对朱沅欲念之外,也升起了几分敬佩,对萧家和朱家,也有了一分歉疚。

  因着萧源当众殴打继母,便有人进言说萧源不孝,皇帝虽怜他丧妻,也道不可助长此不孝之风,当场将萧源革职,却未另行责罚。

  一时曲终人散,万事消停。

  第111章

  无言哀窈窕,浊泪遗芳冢。

  距朱沅过世已三年有余。萧源在燕京郊外买了个庄子,替她立了个衣冠冢。

  正是清明时节,也是朱沅的祭日,柳氏带着沉哥儿坐了马车,前去给朱沅祭坟。

  走到半路,便下起了绵绵细雨。

  沉哥儿趴在柳氏膝头,一声不吭,但一对眼珠却灵动的转着,颇有些耐不住性子。

  柳氏微闭着眼,安抚的摸了摸沉哥儿的头。

  路面因着雨水,逐渐变得泥泞难行起来,到了中午时分,才到了萧源的庄子。

  沉哥儿一下跳下了马车,就去牵柳氏的手:“娘,仔细脚下。”

  柳氏答应一声,动作颇有些缓慢,手脚显得很不利索。

  沉哥儿驾轻就熟的牵着柳氏往前走去,到了庄门口,庄头就迎了出来撑伞:“亲家夫人,小公子,快里边请。”

  柳氏一边缓慢的跨过庄门,一边轻声问:“姑爷可回来了?”

  庄头道:“早两日就回了,每年少夫人的祭日,少爷再忙也不误的。”

  这庄子圈了十数亩地,另有个池塘,沉哥儿一路走去,就见菜地里时常窜出些鸡、鸭、鹅,被小狗追得满庄子乱扑,引得他目不转睛的看着。

  一行人到了庄后,这里种了一片杏树,如今正是杏花开放时节,入眼望去,皆是粉白。几人从小径入杏林,就见林中有座坟墓,旁边搭了个草庐。萧源正盘腿坐在庐中,默默的望着墓碑。

  柳氏直到走近,眯眼去看,才看清萧源又黑瘦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