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章(1 / 2)





  方荣圃便真个依言连饮三杯,亮了杯底给众人瞧:“先前已是喝了好些,再来便招架不住了,饶了小弟罢。”

  众人便笑着请他入席。

  方荣圃一扫眼,便见常聚的这些人里头,不见了戚云淮和葛青,不由奇道:“戚大哥和葛兄弟何处去了?”

  宗正寺少卿的次子冯涌便道:“戚兄弟可与咱们不同,近来与咱们已是渐行渐远了,成日里忙得脚不沾地的,往后想见一面怕是不易了。”戚家家风如此,家中子弟年少时不加约束,玩闹无忌,交朋结友。待到了年岁,再无二话,说要收拢心思便是要收拢心思的。

  冯涌一说,方荣圃便想了起来,略过不提:“那葛兄弟呢?”

  冯涌道:“他就别提多倒霉了,前日里多灌了两杯黄汤,回家时怕被他老子责骂,悄悄的翻墙,平素再没有失手的,偏这一次摔折了腿。”

  方荣圃一拍大腿:“哎呀,怎的不早同我讲,我也好登门探望。”

  太史令的第三子沈毅便道:“你跌在秦卿的温柔乡中,兄弟们想寻你也无处可寻呀!”

  引得众人取笑了一阵子。

  沈毅又道:“其实是葛青的老子不待见咱们,觉着葛青都是给咱们引得坏了,卫镜上门去过了,被三杯茶送了出来,连葛青面都没见着。是以也没巴巴儿告诉你了。”

  几人感叹一番,不消两句话又笑闹了起来,说起了天香楼的新花魁,说得兴起,便一道要去见识了,呼啦啦的一大帮人齐齐的勾肩搭背出了东来居。

  待到从天香楼出来,已经是天色将暗,众人惟恐迟了赶上了宵禁,连忙各自散了。

  方荣圃也没骑马坐轿,灌多了酒水,再一颠簸,只怕要吐出来,便只由两个小厮伴着往青石胡同去。

  一边走,一边借着暮色,远远的见着一个婢女肩上斜挑着盏琉璃灯,后头跟着一个兜着帷帽的女子。两人由远及近,那婢女还不如何,只后头那女子,走路的风姿格外不同,说妩媚比之楼子里的姑娘们又端庄,说雅致比之大家闺秀又风流,由不得人不注意。

  方荣圃便一瞬不瞬的只盯着瞧。

  待得近了,就见那人云鬓雪肤,蛾眉淡扫,两汪盈盈含情目,一张俏脸半遮半掩,方荣圃便心中直跳,又瞧得面熟,偏脑子昏昏的想不起名字,不由自主的就折身跟着她走。

  一时急得冒汗,不晓得该如何开口,只好默默的跟着。

  在他们这纨绔子弟中,有一段调光经:雅容卖俏,鲜服夸豪。远觑近观,只在双眸传递;捱肩擦背,全凭健足跟随。我既有意,自当送情;她肯留心,必然答笑。点头须会,咳嗽便知。紧处不可放迟,闲中偏宜着闹,讪语时,口要紧;刮涎处,脸须皮,冷面撇清,还察其中真假;回头揽事,定知就里应承。说不尽百计讨探,凑成来十分机巧。假饶心似铁,弄得意如糖。(注1)说白了就是调戏经,讲的是怎么样撩拨勾搭。

  方荣圃虽有了秦卿,海誓山盟的,但见了这般美人也禁不住心动。若是家中压着他娶妻,他是不肯的,但途遇个美人,却又心思大起。此刻只是谨记着“调光经”要领,亦步亦趋的跟着。

  那美人若有所觉,回头看了他一眼,微微蹙了蹙眉,加快了些脚步。

  方荣圃跟得更紧。

  走得一段路,那美人似乏了,脚程便慢了下来,方荣圃也跟着慢了下来。

  那美人便立定了,回头瞪他,偏是怒色也动人。

  婢女便叉着腰上前两步:“你这人好生无礼,跟了我们一路,这可是天子脚下,只消我们叫唤两声,自有人来押了你。为免失了颜面,你快些走开才是!”

  那美人便拉了这婢女一边袖子:“罢了,雀环,眼看着就到家了,莫惹事端。”

  她一开口,方荣圃便想起来了:“是你!咱们在东来居有过一面之缘的。”

  这话一出,没想到这美人脸色却是一变。

  叫雀环的婢女哼了一声:“那来的登徒子乱攀关系?”一面说就一面拎着灯笼一甩,逼得方荣圃不得不退后了两步。

  那美人不愿惹事,赶紧又拉了这婢女一下,急匆匆的走了。

  方荣圃刚待追上去,同来的小厮便面带难色:“二公子,这宵禁……”

  方荣圃停下脚步,眼见她们往拐角处一闪,不见了人影。

  叹了口气,只见地上有一物发白。心中一动,赶紧捡了起来。

  原来是个牙白色的香囊,方荣圃送到鼻端一嗅,便觉着与方才那美人身上的香气同出一源,认定是她的随身物件了,眯着眼一看,只见角落里绣着个“柔”字,一时十分欢喜。

  心道:她丢了这物件,必是要寻回的,看来还有相见之日。

  于是也不穷追,自领着两小厮家去了。

  第16章

  - -

  柳氏这阵都快急白了头发。

  方家新来了个表姑娘,方夫人以此为名,常邀了年纪相近的姑娘上门做客陪伴。

  朱泖频频出入方家,虽每次都不止她一人,但看朱泖自得的样子,显见得方夫人是对她另眼相看的。

  柳氏几次有意无意的同各家夫人打听,都没问出方荣圃的不妥来,也不能梗着脖子把方家往外推了。

  只是这妹妹的姻缘都有了眉目,姐姐却无人问津,不少人家的夫人连朱沅的面都没见过呢!

  朱沅不知为何,十分沉得住气,除了偶尔同曹家的二姑娘走动一下,再不肯出门的。柳氏每每要带她出去,她不是这病就是那病。

  时日一久,柳氏便看出来了,这朱沅,是故意的!这如何了得?!

  ——————————————————

  朱沅提笔写下了几个名字,都是她使了雀环在外头花银子让人打听的。

  常到方家做客的,也就这五、六家的姑娘了,朱沅也都认得,前一世朱沅也曾同她们一道往方家做客,人还是那些人,只除了朱沅换成了朱泖。

  朱沅曾以为方夫人是看中了她的品性,如今看来,不是这么回事。

  朱沅一边写,一边在心中过滤这些姑娘们的背景。一边结合前世已知的事情,渐渐的看出些门道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