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妻薄情第56节(1 / 2)





  舀盐糖时,姿态徐徐舒展开,轻快灵巧地取用,神情也舒缓。

  很?动人。

  谢玄英就这么望着她,霎时间,疼痛好像不翼而飞,心口的滚滚热流涌向四肢百骸,胸膛闷闷的,叫他想起幼年随皇帝围猎,有一头小鹿被?圈养得久了,完全不怕人,轻盈地越过侍卫,扑到他身边,用短短茸茸的鹿角撞了他一下。

  秋天是石榴成熟的季节。

  他的心,是不是也被?砸到了?

  “要喝的时候,冲八分满的水。”程丹若满意地调配好比例,将碗放在?旁边的矮柜上,已经收拾好心情,看不出异色,“不用担心,好好休息,明儿早上我再给你诊一回。”

  谢玄英慢慢点头,倏而抬首一笑。

  霎时间,茅屋陋室也生光,灼灼逼人。

  “程姑娘,多谢你。”他说。

  程丹若看向他。

  夜宿农家,大家都只脱外袍,和衣而卧。他穿着衬里的衫子,衣带系得松,露出领口的一圈肤色。

  她:“……不客气。”

  看来,今后没事儿千万不能和他夜里独处。

  吃不消。

  --

  翌日清晨,她被?“噼里啪啦”的雨声吵醒了,还未起身,便觉凉意,赶紧披上衣衫下床。

  紫苏提热水来,快言快语道:“姑娘,早晨下了好大的雨,老先生说不去山里头了,待雨小些就回济宁。”

  程丹若有些吃惊,怕是谢玄英有什么不好,赶紧梳洗出去。

  谁想外头,谢玄英正若无其事和晏鸿之?商量:“秋雨连绵,恐怕水位要涨,还是早些启程为好。”

  晏鸿之?无奈道:“也只能这样了。唉,黄河秋汛,年年都要紧张一回。”

  程丹若仔细听?半天,方才明白原委。

  现代人可能感觉不到,但对于?古人而言,防治黄河是重中之?重,每年秋汛,万一降水过多,就有可能突破河防,引发洪水。所以,地方官在?冬季要勘察河道,春季主持疏通河道,修缮堤坝等工作?。

  伏秋大汛之?时,更是关键时刻,必要主持河防。

  今岁雨水多,济宁地势复杂,一边是黄河,一边是运河,知?府大感头痛,提前征兆民夫,预备加筑堤坝,以防洪水。

  至于?为什么不是春季修,是有事耽搁,还是没修好,就不好说了。

  反正村庄接到消息,要征调民夫。这属于?徭役,不仅没有工钱,百姓还要自?带干粮,除了苦,还是苦。

  且秋季本就是农忙时节,走了一部?分劳动力,剩下的人肯定要忙农活,即便有心挣外快,晏鸿之?也不可能耽误农事与防汛。

  既无人手?,也怕耽搁,只能返程。

  “待明年开春,再派人来也不迟。”谢玄英宽慰老师。

  晏鸿之?叹气:“也罢,给村民些银钱,叫闲了修个棚子遮风挡雨,免得风吹日晒久了,漫漶过甚,平添遗憾。”

  谢玄英立时应下。

  雨淅淅沥沥,没完没了。唯恐耽搁日程,就此上路。

  当夜,众人返回济宁,再一日,出发返京。

  因雨水不停,接下来的路程颇为匆忙,不过半月,已至通州。

  京城已经近在?眼前了。

  第51章 后人说

  《程丹若传》

  溯史出版社 (2022年?修订版)

  (节选)

  在?上一章节中, 我们考证了程丹若的幼年?时代?,她出身普通, 家族并未留下足够多?的史料, 只知道她是山西大同人,因避战乱到了陈家。

  然后?就是泰平十七年?,她忽然跟随名儒晏鸿之上京, 期间发生了什么?, 确实值得好生探究,但必须强调, 做妾一说毫无根据, 也不符合现实。

  陈家不可能把亲戚的女儿送给谢玄英, 以良为贱触犯律法?, 且以谢玄英留下的文集看, 双方绝非是在?不对等的情况下萌生的爱情。

  至于女扮男装一说,最早出自戏剧《思美人》,乃是杜撰的情节, 出处可能是谢玄英的《四一集》——“三月裁新衣, 丹娘却着?浅红袍,是吾旧衣……夫妇如此, 平生无憾”。

  但原文只说是着?男士道袍,而非扮男装,想来与“谢郎青衣”一样?, 属于夫妻间的情趣,而非有女扮男装之事。

  ……

  总之,无论前情如何, 可以确定的是,泰平十七年?的秋天, 程丹若第一次踏足京城。

  此时的她,身份已经有所变化,“义女”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她的地位,但却为她提供了一个留在?京城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