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妻薄情第48节(1 / 2)





  送礼的不止他一人。

  都司的公文下达,盐城的世家豪族愈发殷勤了。

  江南富庶地,能在?县城成?为一方豪族,至少证明两?件事:有地,有人。

  地,当然是上好的良田,底下佃农无?数;人,当然是读书人,至少也是举人,有进士在?外地做官,也很?正常。

  此等乡贤,在?县令面前也很?有面子,对县城的很?多?事都插得上话?。假如?皇帝南巡江南,停泊某地,也会召见乡贤,询问当地风俗人情,并给予赏赐。

  他们即是维护乡下秩序的领头羊,也是县官掌控地方的拦路石,即是乡贤祠中修路赈灾的大好人,又是鱼肉百姓的大地主。

  一言以蔽之,得把他们当回事。

  所以,程丹若再次收到几个大户人家的拜帖和礼物,难免困扰。

  尤其这回来的是他们家中有头有脸的仆妇,说要给她?请安。

  “为什么要见我?”程丹若问张妈妈,“我应该见他们吗?”

  这可?算是问对人了。张妈妈是顾太太的陪嫁之一,见识过的场面比程丹若不知多?多?少。

  她?感念程丹若的恩情,倒也没?有隐瞒,直言不讳:“姑娘能不见,还是别见她?们得好。”

  程丹若略微意外:“我本也不想见她?们,可?妈妈的意思?是……”

  “大户人家,未出嫁的女儿没?有长辈带领,哪有随便见人的道理?”张妈妈语重心长地说,“懂规矩的人家,万没?有这般上门的。”

  程丹若眉梢微蹙,不由多?看了她?两?眼。

  张妈妈这话?,究竟是在?说对方没?有家教,还是暗示什么?

  她?试探:“怕也太巧了。”

  张妈妈暗松口气,说:“不巧。”

  程丹若的眉头便紧紧皱了起来。

  一户人家攀附心切,行差踏错也是有的,可?没?有几户人家都犯错的道理,她?们既然上门,必是觉得能见到她?。

  联系到张妈妈方才的话?——“未出嫁的女儿”,不难猜想她?们误会了什么。

  程丹若猜出原委,大感无?语。

  “那就请妈妈委婉辞了吧。”她?说。

  张妈妈应下,三言两?语便打发了外头门房等候的仆妇。

  第44章 做人难

  傍晚, 夕阳还徜徉在西方的天空,谢玄英却早早回来了?。今日?尘埃落定?, 他已经去看过沙船, 财物丢失不少,好在船未受损,不幸中?的大辛。

  才进门, 他的管家便小步上前, 回禀今日?事宜。

  先说晏鸿之今日?好多了?,人也精神, 还特?地看望了?伤重的护卫。护卫们的伤势也有所好转, 发热的也清醒许多。

  最后, 方才隐晦地点名几个豪族派仆妇来请安。

  张妈妈都知道的道理, 谢玄英不会不知, 诧异道:“要见程姑娘?”

  管家点头,表情微妙。

  数息后,谢玄英猛地会意, 却不敢问是他还是老师, 总之都不是好事。但这也切实透露出了?一个问题。

  程丹若是未嫁之女,跟在师生二人身边, 名节易受非议。

  “我知晓了?。”他说,“待我先拜见老师。”

  此?时尚早,谢玄英进屋时, 晏鸿之才吃过晚饭,屋里刚点上灯。

  “三郎今日?倒是早。”晏鸿之道,“看来事情办得差不多了?。”

  谢玄英点点头, 简明扼要地回禀了?结果。

  晏鸿之道:“我已知晓。”他拿起桌上的信,“这是志新的信, 你看看。”

  谢玄英接过,一目十行扫完,颔首道:“林师兄所言甚是,以?老师的状况,还是在金陵休养几日?为好。”

  晏鸿之急着回京是想早点看长孙,如今身体抱恙,自?然不能为晚辈赶路,因而并无异议。且谢玄英刚灭了?黑算盘一伙,消息传到海上,指不定?有哪个大海盗起了?心思,准备劫持一把,茫茫海洋,可就真的求助无门了?。

  因此?,不管是为了?身体,还是为了?安全,去金陵改换水路最为稳妥。

  二人商定?此?事,晏鸿之方问:“怎么瞧你的脸色,似有心事?”

  谢玄英犹豫片时,将此?前之事告知他,并道:“依老师之见,该如何是好?”

  晏鸿之听罢,不由摇头叹息:“程姑娘就吃亏在无有长辈。”

  所谓的男女授受不亲,也要分情况。出门在外?多有不便,路遇孤儿寡母,无论?是商队还是士子,多是愿意照料看顾一二。

  这是“礼”,也是“仁”。

  但凡程丹若有个长辈,都不至于如此?。

  可她偏偏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