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节(1 / 2)





  《空山鸟语》中装饰音很多,曲作者用三弦拉戏式的模进手法,营造出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氛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戚茹对于大量的换弓,快弓已经形成了一种反射,这首曲子在她手里,并不算太难。

  简单过了两遍曲子,找了点感觉,戚茹来来回回把第三四五段拉了三遍。这是曲子最难的一部分,也是最好听的一部分。各种拟声的技巧一用,在大师手里,一副百鸟争鸣图跃然眼前。

  滑音收尾,满室寂然。

  陆妙忽然出声,问:“小七姐姐,你刚才,有没有听见鸟叫?”她似乎听见了。

  次日清晨,戚茹和陆妙早早收拾好,赶往文化宫考级场地。戚茹运气好,是二胡组的第十位考生,不用排到下午。

  陆妙递给戚茹一瓶水,替她开好瓶盖,看周围没人往她的方向看,悄悄说:“你喊几句——我叫不紧张,然后就真的不会紧张了。你试试。”

  戚茹:“……”这种骗小孩的方法也只有陆妙会信了。

  “你快说嘛,反正又不会少块肉。”

  不忍拒绝,戚茹只好照办。她们两这边还在欢快聊天,考场那一头气氛却十分严肃。

  第一个考生刚结束展示,文化宫的考级负责人便在入口处看见了一位身着唐装的中年人。

  “卢先生您来了?真是有失远迎,考级的日子和剧院排练撞在了一天,没去看乐团挺遗憾。”

  卢伟乔笑道:“不碍事,彩排而已,你们忙你们的。乐团正式演出要到晚上,有兴趣可以去听听。彩排没什么大事,我先来这边看看,若是能找到几个好苗子,也是民乐之幸。”

  负责人战战兢兢,恭敬道:“您说的是。这边走,给您预留了一个座位。”卢伟乔是中央民族学院的教授,也是中央民族乐团的首席二胡,在民乐界的地位数一数二。

  两人寒暄一番,卢伟乔在预留出的评委席上坐下。他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为选拔人才。时代在发展,西洋乐器不断进入中国,与国际接轨程度越高,外国乐器在中国的普及率越高,本国的民乐反倒走向了低谷。

  当两位年轻的华人拿下了肖邦奖,坐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演奏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钢琴,而民乐,在他们的眼里等同于落后。

  考级的学生很多,再不济也能百里挑一。可惜事实和他想象中不一样。卢伟乔兴致缺缺,看着一个又一个只是应付考级的学生从他面前走过。他们的琴声里没有热爱,反而是憎恨,是厌恶。

  也许都是被大人逼迫学民乐的吧。每天繁复的练习早就消磨掉了热情。

  他原本打算退场,反正评委席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然而新进来的女生让他又多坐了一会。

  戚茹背着琴盒,不卑不亢向评委席问了好。她脸上看不见一丝紧张,行云流水的准备动作和自信的开场让人眼前一亮。

  卢伟乔听见了一首与其他考生不一样的《空山鸟语》。

  开始的引子是慢速并且带装饰音的八度、五度、四度的大音程跳进,若是快弓和换弓灵活,能听见空谷回声。戚茹比其他来考级的学员年纪更大些,手稳,快速运弓、换弓灵活地展示,虽然没有完全到位,但引子部分无功无过,十分稳妥。

  但一路稳妥绝无可能,第一、二段的音乐清新活泼,气氛活跃,不能再用稳妥过渡。而在引子部分,卢伟乔就听出了戚茹基本功的强大,也看见她的动作。动作是掌握技巧的要领,是演奏中音乐表现的基本手段。

  是个好苗子。

  卢伟乔睁大了眼睛观察。

  果然,戚茹在第一、二段速度加快。上下两段的分段处,均为四度和八度的跳进旋律进行,这对于手速和手腕的要求极大,但戚茹轻轻松松,换把及时且音准到位 。第三、四段提取了主题中四度、八度的音型特征和第二段落的音调加以变奏,第五段则是大量的滑奏技法,戚茹的大跳平稳,弓不脱手,手不离弦,虚虚实实的按弦完全能够迷惑人的眼睛。

  观察了一会之后,卢伟乔发现戚茹左手自然放松,指力柔韧度不算强;右手握弓的四个手指形成的力点由肩而下的,拉奏内外弦时内掌外挑之感分明。她对于姿势和动作的掌握,甚至比得过他曾经教过的得意门生。

  《空山鸟语》中尤其注重技巧和对音色的感觉。各种鸟类鸣叫声需要大量的滑音和装饰音,二胡音色本就多变,用它来体现百鸟争鸣的热闹景象最好不过,戚茹这把琴用的是林启光都舍不得的好材料,音色十分亮,拉一些悲情曲可能不太适合,却恰好符合这首曲子。

  卢伟乔心下了然,戚茹能将这首曲子演绎到如此,这把琴功不可没。但自身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才初中生而已,若是继续走这条路,前途无限。

  展示完毕,戚茹也没有明显松一口的表情。她面上波澜不惊,回答了几个小问题之后,背着琴盒走向大门。她想的很简单,考完了就是考完了,即便有不完美的地方,也没必要后悔。

  因为没用。

  一直安静的卢伟乔忽然开口:“可以问一下你为什么会选《空山鸟语》作为考级曲目吗?”

  戚茹本以为问话已经结束,人都已经快走出考场了他才问,可毕竟坐在评委席,她只好返回去回答:“因为我的老师曾带我去过深山,感受过真正的百鸟朝凤。”

  ******

  临安大剧院内,认真贴笛膜的老人招呼道:“老卢,有收获吗?”

  卢伟乔回忆起某个女孩子的表现,点头道:“有个女孩子还不错,年纪不大,稍加培养,恐怕又是一个高长青。”

  “你是说……”

  ‘老卢’伸出食指抵在唇边,“嘘。”

  两人对视一眼,都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笑容。

  第23章

  戚茹背着琴盒,步履从容走出考场,完全不知道身后那位中央民族学院的教授正在打她的主意。

  在外头等待的陆妙见她出现,偷偷把扭曲不成形的矿泉水瓶扔掉,慌忙跑上前要帮她背琴盒。

  “怎么样,没紧张吧?考过了吗?要不要喝点水,想吃什么?”陆妙紧紧抱住戚茹的胳膊,不放过她脸上的每一个表情。

  戚茹脚下微微一顿,右臂一阵酸麻,不动声色拂开陆妙的手将琴盒交给她后,说道:“谢谢,不用喝水。随便吃点就行,我想快点回到临安,有点累。”

  《空山鸟语》听起来是好听,难度也只有七级,却是刘天华大师创作的难度最高的一首曲子。因为要模仿鸟鸣声,曲目中含着大量的快弓,不断换把跳把对于左手要求反而更高,左右手想要达到和谐并不是太容易的事情。

  戚茹昨晚只练习了两遍也有这个原因,对于目前的她,这首曲子对身体负担还是太大。幸好上辈子她是个演员,装起来似模似样,谁也没有察觉她的难处。

  外头等待的考生还有很多,不方便聊天,两人快速走出文化宫,司机早早等候在那里。

  “小姐想去哪里?附近有家西餐厅,环境很好,适合放松。”

  陆妙瞪了司机一眼,“不去。”司机太没眼色,戚茹家境不好,肯定没有去过西餐厅,用餐礼仪不对是会被人暗暗嘲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