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节(1 / 2)





  但是一把开过刃的剑,一根桃花枝都砍不断……就尴尬至极了。

  苏缨用尽浑身的力气,才和墨予尧维持这一个“双剑”相交的姿势。她当下万分后悔,为何不能退一步海阔天空,为何不能坐下来师徒俩人好好谈一谈,为何要脾气这大,不堪徒弟三言两语所激,拔出了剑。

  如今,当如何收场?

  墨予尧一脸凝重,透过手中的花枝繁叶,看被掩映的苏缨脸庞逐渐失去表情,察觉到桃花枝在微微的颤抖,他疑惑万分,不禁再加了点力气。

  这于他,不过用了五成力道,而对苏缨,仿佛又加千钧之力,让她难堪万分。

  陷入如此尴尬境地的苏缨眼瞅着打不过了,正欲以尊师重道为由,将这便宜徒弟训斥一通时,忽然听到有一个男人的声音,惊破了整个庭院的宁静春光。

  “梦里抱月剑!”

  乃见一身量八尺的高大男子出现在月门之下,一身的官服氅裘,玉带缠腰,足踏皂鞋,手握金丝盘绕的黑牛皮马鞭,那握鞭的手带着银色护甲,衬得他肤色病着一样的苍白。

  这人身份尊贵,墨信芳尚要亲自陪同,为他指路。此刻,站在他身后的墨信芳呵斥道:“阿尧,不得无礼!还不快参见沈大人。”又对苏缨说:“洪女侠,这位是抚顺司的廷尉沈大人,专为寻你而来。”

  苏缨与墨予尧俱是一惊。

  墨予尧惊的是抚顺司的人为何会到西陵来?!——需知抚顺司乃是西京当下最显赫和炙手可热的“衙门”,十年前当朝天子即位时下令设置,抚顺司上设司丞一人,位同三品,虽然品级不是很高,却有御前行走之权。抚顺司寻常处理公务,亦是在长乐宫开辟的一处宫殿,上面的匾额都是天子御笔,可见此司的御宠。这一个来的是廷尉,属六品,然而如此年轻就身处核心之位,可见往后前途不可限量,难怪自己爷爷都对他颇为忌惮。

  他来家中……难道是捕人的?

  墨予尧行礼时,心里狠狠一沉,抚顺司和它赫赫有名的权柄齐名的,是心狠手辣的手段,和臭名昭著的恶行。民间多称他们为“獠牙子”,讥讽她们不折手段,行专断惧怖之事。寻思到这,他不由得担忧的看向了苏缨。

  苏缨家中不如墨家意在宦途,她养在深闺,从未听过抚顺司的大名。然她擅察言观色,从墨信芳和墨予尧沉重的表情中已觉察到来者不善。

  这抚顺司的沈大人正紧紧盯着她手中的剑,这把顷刻之前在苏缨心中已沦落至“废铁”的剑此时照样平平无奇,反照着阳光,反照出点点的寒光。

  沈廷尉眼如鹰隼,自剑上,闪电一般移到苏缨脸上。

  那一股积年办案的凶煞之气,把苏缨迫得脸孔泛白,不由自主的倒退了一步。

  庭院中没有人敢说话,唯沈廷尉声音响了起来,自信、傲慢、藏着淡淡的鄙夷:“你手中拿的,是青阳子的佩剑‘梦里抱月剑’,你前几日在市中,用了青阳子的绝技‘绝云负青手’,你便是青阳子的传人。”

  他语气是笃定的,并没有要问苏缨的意思。

  苏缨反驳道:“我不是!”

  沈廷尉立刻便问:“那你的剑从何而来?”

  苏缨哑然无声。她不可说,这把剑是娘亲给她顽的,她从不知有这样大的来历。沈廷尉这样咄咄逼人,来者不善,她说出娘亲,一定会给家里带来很大的麻烦。

  沈廷尉冷着脸,挥挥手:“带周天情。”

  两个衙门的衙役押着周天情走上前来,只见平日耀武扬威“朝中有人”的周天情,此时畏畏缩缩的缩成一团,一只眼睛贴了药,满脸细细长长的刀口子还未愈合,他一上来,便指着苏缨说道:“不错!沈大人,就是这个贼女!就是她那天耍她那把剑,窑姐的花都厉得跟刀尖一样,把我一只眼睛都扎废了。”

  沈廷尉嫌他粗鄙,面上闪过明显的嫌弃之色,挥挥手让人把他麻袋一样拖走了。

  又把眼睛移向了苏缨,那双眼睛像是猛兽锁死了猎食的动物,锋利雪亮,透出令人如处数九寒冬的寒意:“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何话说?”

  然而此刻苏缨已经冷静下来,她定了定神,双目圆瞪,看了回去:“我还有很多话说。”

  沈廷尉不料她这样大胆,皱眉咬牙:“说。”

  苏缨道:“且不管我是不是青阳子的传人,青阳子和他传人怎么了?作奸犯科还是劫货杀人了?”

  她这一问,已然打好主意,剑是说不清楚了,燕老二还是可以说清楚的。

  如若燕老二真的用那日驱花伤人的绝技犯了大罪,就算他们有点交情,她也决计不会包庇。

  沈廷尉眼睛微微眯起,语调之中竟含了几分戏谑:“你们江湖人,不称这是‘舍生取义,为国锄奸’?你怎么又不敢认了?难道杀孙止水的不是你?”

  第15章 任此身雨疏风骤

  沈廷尉一言出口,四下寂然。

  苏缨还没来得及回答,墨信芳倒吸一口气,蓦地变色,立刻道:“沈大人,我等实在不知青阳子的传人与孙大人一案有关系,否则绝不敢收留此人在家。”

  墨予尧急问:“爷爷?”

  墨信芳呵斥他:“住口!你给我闭嘴,过来。”

  此时庭院中站了许多人,墨信芳、墨府家丁、西陵官差衙役、数十人在沈廷尉身后。对面的苏缨那处,只有她和墨予尧两个人。

  墨予尧待要听从爷爷所言站过去,余光瞥见苏缨孤单单一个站在那,脚步终究没有动。他在墨老头子如火烧胡须的怒目之中,硬着头皮,向沈廷尉行了一个礼,分辨道:“沈大人,她……本事好像不怎么样的,您多查一查。”

  墨信芳气急之下,下令家丁加他绑了过去。向苏缨道:“洪女侠,我孙儿与你的师徒之谊,今日为止,还请莫要纠缠。”

  苏缨怔怔沉思,似没听见他这句话。

  沈廷尉目里带笑,看墨信芳忙着撇清关系,与他鄙夷一瞥,这才慢慢补上了还没说完的话:“今日抚顺司办案,本该诸人趋避,你既听着了,可要封口。如若我在旁人那里听到一句‘孙大人一案与青阳子传人相关’,你就等着抄家落狱,你这一表人才的小孙儿,就去巴夷考官去罢。“

  墨信芳忙道:“不敢,不敢,还请沈大人速速将这贼人捉拿归案。”

  沈廷尉笑道:“你急甚么?便是判罪今日就处斩,也得给她两三句话分辨。墨老爷这么急,是怕朝廷钦犯在你家中呆的时间长了,有辱你家清名。那你请她上门的时候,怎么就没想过这一层呢?”

  “我那是不知……”

  沈廷尉面上眨眼之间变色,沉如黑铁,呵斥道:“住口,抚顺司办案,岂容旁人在这里支支吾吾,指手画脚,出去。”

  墨信芳年逾花甲,遭一个后辈像他呵斥孙儿一样语气呵斥,面色难看至极,仓促挥一挥手,脚步蹒跚而去。不过片刻,墨家庭院中就只剩下苏缨与沈廷尉一行人。

  沈廷尉的目光重新投在苏缨身上,上上下下,将她打量了一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