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嫡女重生手册第23节(1 / 2)





  颜采薇倒是没有想到徐琅会如此坦然的承认自己认识颜采菽。

  想想也是,如今太子尚未登基,再加上太子妃年纪尚轻,谁能想到太子妃会膝下一直无子,再则徐琅母亲现在不过东宫一个小小的良媛,并不受宠,想来还没有生出什么野心。

  看来两人早就认识了,称得上青梅竹马。

  唯一的遗憾怕是身份不匹配,尤其是在太子登基后,原本身份就有差距的两人更是天差地别,所以才推了她出来做挡箭牌?

  这让颜采薇从前想不通的事情豁然开朗。

  她就说徐琅再怎么样,也不至于和一个寡妇勾搭上。

  颜采菽听得消息匆匆赶来,看着石亭中,少男少女一站一立极为登对的画面,顿觉刺眼无比,忙上前打断两人说话,“徐公子,你怎么在这儿?”

  徐琅见是心上人,脸上笑容更盛,“刚才不小心走岔路了。”

  “四妹,二哥还在等着徐公子呢,我就先带他走了。”颜采菽朝着颜采薇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叫过徐琅便走了。

  颜采薇才不管两人如今发展到什么地步,反正这辈子是休想算计到她身上。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并未影响颜采薇,等琥珀她们摘完桂花后,才悠然的回了海棠院。

  次日一早,颜采薇换了一身练武用的短打,去了侯府演武场。

  练武之事贵在坚持,即使在侯府小住几日,颜采薇也不打算荒废时光。

  因为马上就是老夫人的寿辰,颜采薇到演武场的时候,除了年纪最小,还不会走路的四少爷颜渲外,在书院读书的大少爷颜汶、二少爷颜渊都回来了,就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颜潼都在。

  三人显然没有想到颜采薇会来演武场,一怔后,还是颜渊上前招呼道:“四妹。”

  颜汶见颜采薇的打扮也笑问道:“四妹这是来练武?”

  “大哥、二哥。”颜采薇回道:“院子太小了不方便,想着这边开阔一些。”

  至于颜潼……

  颜采薇见他对自己视若无睹的样子,自然不会像以前一样觍着脸凑上去,而是选了离众人稍远一些的位置,径直演练起来。

  颜汶见颜采薇一把木剑也能舞的虎虎生威,不免有些感叹,“四妹这是巾帼不让须眉,真是让我这个做大哥的自愧不如!”

  颜渊赞同道:“四妹的身手的确不错,我也不能及也!”

  颜潼才不信,撇了撇嘴道:“大哥二哥,四姐哪有你们说的那么厉害?我看不过寻常,不如我去和四姐比划比划,大哥二哥还有师傅你们指点指点我。”

  颜汶听了,忙劝道:“三弟,你不是四妹的对手,还是算了吧!”

  他这样说,自然让颜潼不服气,扭头就冲着颜采薇喊道:“四姐,我们较量较量?”

  颜采薇收了剑看着不知死活的颜潼,倒也不介意给他一些教训,便加了一把火,“三弟,你确定要和我较量?可别输了就哭鼻子,告到母亲老祖宗那里去!”

  话说出口的瞬间,颜潼心里便有几分后悔了。

  只是见众人都看着自己,原本有些想要退缩的心又鼓了起来,昂首挺胸道:“当然,难道我还怕了你不曾?!”

  颜采薇道:“如此便好。”

  待颜潼选好了兵器,颜采薇便和颜潼过起招来。

  颜潼学武不曾用功过,连刚学武不久的琥珀都未必能打过,更不要说颜采薇了,他那些招式落在颜采薇眼里,简直满是破绽,反手便直接用剑背转往颜潼痛处打。

  没两下,颜潼就痛的哀哀直叫。

  偏他又是一个好面子的人,有旁人看着,认输的话,怎么也不好意思说出口。

  如此又过了几招后,眼见着木剑直朝自己面孔打来,顿时害怕极了,将手里的剑一丢,连忙抱头求饶道:“四姐!四姐,我输了!”

  木剑在颜潼面前停住,并未打在他的脸上。

  颜潼刚松了口气,就听他四姐嗤笑道:“不过如此!”

  话中的不屑让颜潼顿觉受辱,但又无可奈何,他根本就打不赢颜采薇,这演武场他是没有办法再呆下去了,只能叫过随从忍着痛回去。

  颜潼这辈子娇生惯养,受过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回去后,疼痛让他翻来覆去的在塌上哀嚎,他身边的丫鬟小厮看了,一边让人去请大夫,一边让人去请宋氏和老夫人。

  颜潼可是侯爷唯一的嫡子,有什么问题他们这些做下人的可担待不起。

  宋氏和老夫人都把颜潼当成心肝宝贝,听到下人禀报后,急急的就赶到颜潼的小院,见他痛的哀哀直叫,都心疼的泪眼滂沱,一叠声的让大夫快些给他治疗。

  上过药后,颜潼好受多了。

  老夫人和宋氏自然少不了追问他是怎么回事。

  颜潼输在自己一直看不上的姐姐手里,这么丢脸的事情,他如何能够说得出口?

  最后还是颜潼的随从拉着田嬷嬷到外面把事情说出来,宋氏和老夫人这才知道是两姐弟比试。

  颜潼也不是那等输不起的人,怕宋氏和老夫人怪罪颜采薇,忙道:“老祖宗、母亲,是我自己不行,你们可不要怪到四姐身上去。”

  宋氏忍不住哭道:“可你四姐下手也太重了。”

  还是老夫人比较冷静:“刀剑无眼,受伤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不过明珠,你可要和薇姐儿好好说说,潼哥儿是他嫡亲弟弟,下手指点也就算了,可不能再像如今这般让潼哥儿受伤。”

  宋氏听得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