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6节(1 / 2)





  嫂子们又有哥哥们给寄来的布票,这票咱们也用不着。”

  “所以不如把票给苏知青?”陆建军问他。

  陆建民奇怪的看着自家哥哥:“你怎么会这么想呢,自然是卖给苏知青啊。

  苏知青缺布票,咱们又有多余用不着的,不如卖给她。

  换来的钱够咱们去看场电影了。”

  陆建军奇怪:“你怎么会觉得把票给苏知青,苏知青会补你钱啊?”

  “因为我知道苏知青不是那种喜欢贪人小便宜的人啊。

  但我没想到她竟然把布票还我了,然后又被陆向红看见。”

  陆建军还是觉得弟弟的思维很奇怪:“可苏知青给了你十块钱,最后你花了十块五毛钱,还和苏知青说剩下两毛,也就是说你贴近去了七毛钱。”

  “对啊。”

  “那你既然觉得苏知青是个不会贪小便宜的人,那她又为什么没还你这七毛钱?”

  陆建民说:“当然是因为苏知青不知道该给我多少钱合适啊。

  给的太多,三块五块的苏知青承担不起。

  给的太少五毛一块的,一是有可能直接给少了,二来这东西的帐算清了,人情的帐又该怎么算。

  所以不如先不给,而是把这事儿记心里头。等以后有了机会再还就行。

  你看,这不是很快就有了机会。”

  陆建军觉得四弟说的也有道理,但问他:“你怎么能知道苏知青是什么想法啊。”

  陆建民说:“猜的啊,管她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反正现在从明面上看上去就是这么回事,那我就当的确是这么回事不就行了。”

  陆建军听了感慨:“我都不知道你是大智若愚了,还是大愚若智了。”

  第36章

  陆建军有的时候觉得自家弟弟真挺让人头秃的, 说了想送苏知青一些棉花当感谢礼,就开始四处寻摸着要买棉花。

  但棉花是好买的吗?有票也买不到啊。

  尤其现在入了冬,那更是供不应求。

  陆建军怕他没经验被那些专盯投机倒把的人抓住,只能让他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自己。

  每当这个时候,陆建军就理解了小时候大哥二哥带自己时的无奈。

  他喜欢吃烤黄鳝,五六岁的时候就想自己下水去抓黄鳝。

  还是两个哥哥拦着自己,然后一边教训自己一通, 一边下水帮自己把黄鳝捞上来, 还要给自己烤好。

  当人哥哥真的很不容易啊。

  现在话是答应下来了,但该从哪儿买棉花呢?

  供销社肯定买不到, 这种紧俏的东西全都被走后门的买走了。

  百货大楼也是一样的。

  那就只能看看跑过新疆河南河北山东这些地方的货车司机手里有没有存货。

  或者是看看途径这些地方的火车工作人员手里有没有。

  陆建军倒是认识一个开货车的,也是因缘巧合下结识的。

  当时货车司机李哥正在追扎他车胎的小孩子,陆建军就顺便帮他追住了人。

  李哥一听陆建军第一次来找他办事,就是想要一些棉花, 当场答应。

  但是他也实话说:“小陆啊, 我能帮你买到新棉花, 但是我手里也没有了。

  所以这价格我只能帮你说和说和, 但是不便宜。”

  陆建军问:“那大概是个什么价格呢?”

  李哥伸手比划了个七,说:“一斤棉花最少得七块钱。而且量也不多, 你要是想做棉被什么的那就别想了。”

  这价格确实不便宜了,做一件棉袄怎么也得两斤的棉花, 再加上布,最后得二十多呢。

  要是再做棉裤,又是二十多, 一身下来就得四五十。

  像他爹在村里头种地,辛辛苦苦两年时间也就是能挣个五十来块。

  但陆建民说苏知青只想要一个够做棉马甲的棉花。

  可见苏知青脑子还是清楚的,知道愿望不能说的太大。

  最后陆建军还是拜托老李买了十块钱的棉花。

  老李手里也有布,还是印着红色花儿的那种布,老李说这布做棉袄可好看呢,姑娘们都喜欢。

  是的,老李以为陆建军是想给他对象淘换东西。

  陆建军也没多解释,主要这事情越解释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