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胡善祥第61节(1 / 2)





  夫妻就这么坐着,默默的等着女儿小睡醒来。

  一片红叶落在青纱帐上,秋天悄然而至。

  第93章 修复 永乐北征,太子监国,前方不停传……

  永乐北征,太子监国,前方不停传来战报,朝廷气氛紧张。被雷击烧毁的三大殿依然是一片废墟,没得钱重修,就这么放着,到处都是断壁颓垣,据说夜里还闹鬼,宫人听见凄厉的鬼哭之声,夜间无人敢靠近这里。

  入秋渐凉。胡善祥削减了端敬宫的开支,用来采买棉花和布匹,牵头带着宫人们给北伐军队赶制冬衣,除了怀孕的孙太孙嫔,几乎每个人都从天亮做到掌灯。

  胡善祥所住的正殿,灯火甚至到了夜半才熄灭。

  她本不擅长女红,捉针捏线,手笨拙的很,跟着尚功局的人学了几日,熟能生巧,每天也能缝十  来件了。

  累吗?确实累。胡善祥手上布满了针眼,不过,只要不生孩子,她干什么都愿意。

  厚实的棉衣每天装车运出去,胡太孙妃的名声在军中颇佳。

  享受顶级荣华富贵的人能做到这个地步,实属罕见,连太子妃也感叹道:“太孙妃除了生不出儿子,其他都做得无可挑剔。”

  秋风秋雨,羊角灯发出柔和的光,胡善祥强打精神,将一件棉衣收尾,她学着尚功局绣娘的样子,将手里的针在头发缝里蹭了蹭再用,困倦中,针尖不慎刺破了手指,一滴血珠出来了。

  她正要含手指,朱瞻基从身后触不及防的探出脑袋,含住了她血珠的手指。

  夫妻隔着手指四目相对。

  片刻,朱瞻基松了嘴,端起茶杯漱口,问:“都三更天了,怎么还不去睡。”

  “快了,这件就差个收尾。”胡善祥继续缝棉衣,“你先去睡,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听政,我起的比你晚。”

  “不着急,我陪陪你。”朱瞻基在一旁坐下。

  只有朱瞻基知道,胡善祥身体力行做棉衣是为了拥军,她也是为了避开自己。

  朱瞻基完成任务搬回来之后,两人之间的交流都是以女儿为桥梁,只谈孩子的事情,都刻意避开那晚的争执,以及三个侍妾的存在,没有再红过脸、吵过架,但,也仅限于此,夫妻两个相敬如宾,人前还是恩爱夫妻。

  两人都很忙,朱瞻基协助太子监国,胡善祥拥军做棉衣,朱瞻基忙到半夜回端敬宫,胡善祥不是已经累得睡沉了,就是在灯下赶工,朱瞻基又不是禽兽,看到疲倦的妻子,他像往常一样挨着她睡,只是不干别的了。

  因要听政,朱瞻基不到五更就起床,那时候天还是黑的,胡善祥睡得正酣,朱瞻基命宫女不要掌灯,他光着脚提鞋,抹黑去隔间洗漱更衣。

  两人已经三个月零七天没有欢好过了。

  朱瞻基一会拿着银剪子给蜡烛剪灯芯,一会端着燕窝喂给她,不会问她冷不冷,要不要披件衣服。

  胡善祥被他扰得一连缝错了好几针,“祖宗,你坐下不动就是帮我最大的忙了。”

  朱瞻基这才消停,终于最后一针缝完,胡善祥用牙齿咬断缝线,朱瞻基舔了舔嘴唇,喉结上下滚动,“好了,我们去睡。”

  两人并排躺下,朱瞻基继续找话,“说起来,你还从未给我做过衣服。”

  胡善祥闭着眼睛说道:“你又不是没衣服穿。北伐军等着棉衣过冬,听说漠北很冷,都能冻掉耳朵。”

  朱瞻基撒娇,“等这阵子过去,你不忙了,给我做一件,什么衣服都行,实在不行,缝一双袜子也行。”

  “行行行。”胡善祥说道:“快睡吧,我好累。”

  “你答应了不能反悔,来,学星儿勾手指,我们拉勾。”朱瞻基的手从被窝里“越界”了,理所当然伸到胡善祥这边,到处摸她的手勾手指,还故意摸错地方。

  谁家的手长这里啊!胡善祥伸手格挡,主动勾了勾他的手指,“好了。”

  朱瞻基勾住了她的手指,圈起来,再也没放,也没进一步干点别的,夫妻关系,出现裂痕只在一瞬间,修复起来就难了,急不得。

  反正,来日方长,我不会让你离开我的。

  次日,拉棉衣的马车来到端敬宫,胡善祥密会伪装成车夫的唐赛儿。

  唐赛儿把一堆瓶瓶罐罐、假头发胡须等等给了胡善祥,“你如今都是太孙妃了,怎么突然要学易容术?学这些江湖技艺作甚?看你天天缝棉衣,也没空捣腾这些。”

  胡善祥说道:“心血来潮,等以后闲了学来玩玩,只是这事别告诉皇太孙,他又要怪我多思多虑,没事找事。”

  唐赛儿说道:“这是我们女人之间的秘密,你放心,绝对守口如瓶。”

  胡善祥把这些东西都收好,现在她一个孙媳妇是走不了的,如果将来朱瞻基成了皇帝还是不肯放过她,她要铺好其他的路。

  这一年的秋冬就在紧张忙碌过去了。

  北伐频频传来捷报,大明这几年的情报和搞战术平衡起了成效。

  且说蒙古分裂成瓦剌和鞑靼两部,瓦剌最强。前些年大明逮着强大瓦剌部死捶,终于把瓦剌部给捶散了,首领马哈木死后,鞑靼部乘机崛起,攻占草场,还把瓦剌部的王子脱欢俘虏到鞑靼部,恣意侮辱。

  朱瞻基要鞑靼部的内应也先土干暗中保护脱欢,并想法子把脱欢送回瓦剌部。饱受胯/下之辱的脱欢一回去,朱瞻基就暗中给予粮食和武器,帮助脱欢召集父亲旧部,一统瓦剌部,发誓让部落再次伟大。

  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为了复仇雪耻,瓦剌部新首领脱欢向大明称臣,并在永乐帝这次亲征后,也向鞑靼部宣战,和大明一起捶死敌。

  所以,等永乐帝带兵赶到战场时,瓦剌部已经击溃了鞑靼部,夺回以前的地盘,永乐帝“捡漏”,在黄河以北又击溃了刚刚吃过败仗的鞑靼部,北伐胜利。

  暗藏在鞑靼部的内应也先土干圆满完成了任务,就干脆带着家人和外甥把台投奔了永乐帝,由暗转明。

  也先土干是这次北伐最大功臣。永乐帝亲自给他取了汉人的名字,叫做金忠,还封了他为忠勇王——这是大明第一个活着就封王的异姓王。

  外甥把台,永乐帝也赐给汉名,就沿用了朱瞻基给他取的名字,叫做蒋信,封了都督佥事,正二品的官职。

  从此金忠和外甥蒋信改头换面,成了大明的将领,和北伐军一起班师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