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5节(1 / 2)





  “怎么会,多亏了有他小姑姑。”

  明乐近来忙着商量纪家的婚事还有哪儿来的小姑姑?谢敛正要再问,外头又传来一阵脚步声,大老远便听见男孩“咯咯”地笑声,一阵风似的,转眼穿过了门厅的垂帘,卷进了暖和的屋子里。

  五六岁的男孩还不及他半人高,手上拿这个风车,一溜小跑地进来,一头扎进谢谨怀里,将手上的风车举给她看:“娘,你瞧!风车!”他一张脸冻得红扑扑的,像能掐出水来,一张嘴还有一阵白气,显然在外头玩疯了。

  谢谨伸手将他抱在怀里,看着他手上的风车,笑着问道:“小姑姑今天带你去了哪儿?”

  “是我带小姑姑出去玩。”男孩不服气地纠正道,“小姑姑不认识路,都是我给她指的地方。”

  谢谨还未应声,外头又有人走了进来,没好气道:“是指了地方,骗我带着他又往西市跑,为买个风车就差没在大街上打滚了。”

  谢敛只感觉垂帘一掀,一阵寒风灌进来,不等他反应过来,那熟悉的声音就如同炸雷似的在他耳边炸开,轰得他脑子里嗡嗡响,就定在原地半晌不敢回头。

  明宜冲着来人做了个鬼脸,这才看见今天屋里多了个人,忽然一下从谢谨怀里又跳了下来,一下子扑过去抱住了谢敛的腿:“小舅舅,你什么时候来的?”

  来人的脚步似乎顿了顿,谢敛终于动了下脖子,转头映入眼帘的果然是记忆中那张明艳动人的脸。巴掌大的白净小脸上头一双猫儿似的眼睛,因为在寒风里吹得久了,秀挺小巧的鼻子冻得红彤彤的,两颊也像上了胭脂,更衬得那张脸朱唇皓齿、姿色风流。

  “傍晚刚到。”谢敛口中应着,眼睛却是紧盯着门边的人。

  女子站在门边,与他目光对上了,冲他笑了笑,但见他依然看着自己,便似有些局促一般,转头去看其他人。好在谢谨很快站起来走到她身旁牵着她的手,走到谢敛跟前:“这是阿湛,你应当没有见过,她就是安伯母的女儿,自小跟着她外公长大,今冬外公过世便回家来了。”

  谢敛下意识回头去看明和与明孺他们,却见他们皆低着头,十分自然似的,听谢谨同他介绍这个刚回来不久的女子。谢敛有一刻几乎要以为是自己认错了人,又忍不住回头看着眼前这位“明三小姐”。她半张脸藏在夹领里头,露出那双眼睛黑黝黝的,察觉到他在看自己,便眯了下冲他弯一弯,复又垂下去。

  谢谨对这屋里诡异的气氛一无所觉,又转头与身旁的人说,“这就是我弟弟谢敛,表字无咎,你就叫他……”

  她一时犯了难,像也不知该叫她如何称呼。明乐在旁笑盈盈地接口道:“叫谢哥哥就是了,我从小就这么叫。”她话里带着几分调侃,抬头别有深意的冲谢敛笑了笑,明孺闻言忙站起来说:“我叫师兄,阿湛,你也叫谢师兄就好了。”

  “阿湛又不是你们九宗的弟子,如何就叫师兄了?”谢谨笑着佯嗔了一句,转过头又说,“我看,你还是同明乐一样,就叫……”

  “表哥。”不等谢谨开口,明湛忙开口干脆地喊了一声。

  谢敛一愣,神色有些古怪,倒是谢谨听了觉得也无不可,转头过来瞧着他。一屋子人望着站在门边的两人,过了半晌终于听他低低地应了一声:“嗯。”

  他这一点头,所有人都像松了口气似的,谢谨拉着明湛在桌边坐下,又吩咐下人上菜。这顿饭谢敛用得心不在焉,也不知道都说了些什么,只偶尔余光看见另一边的人却是神色如常,言笑晏晏。

  等用完饭,明和刚站起来,谢敛便也跟着站了起来,明和看他一眼,两人一前一后往书房走。明和自然知道他要问什么,刚出了后厅,路上不等他开口便率先说道:“阿湛是两个月前回来的,不过她来的时候便什么都不记得了。”

  虽已有了心理准备,但听到这句,谢敛心中还是不禁一沉。他涩声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明和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也不太清楚。两个月前,有个姑娘将她送了回来,当时她身体很弱,大概是因为一路长途跋涉,发着高烧,人也昏迷着。那姑娘给我们留了一份书信,将她交给我们之后,便离开了。”

  两人走进明和的书房,他从柜子上取了一封信递给他。谢敛打开信,发现依然是夜息的笔迹,但这封信,显然比带给他的那封详细了许多。

  信上简单交代了自安悦音过世之后,她便一直住在荒草乡。只是近来荒草乡出了内乱,她在内乱中受伤。如今,他荒草乡封乡,为她将来着想,派人送她回来,希望明家好生待她。

  信中还写到她叫人用了如是闻,丢失了一部分记忆,若他们愿意认她回明家,可不告诉她这些年在荒草乡的过往,只叫她以为自己在明家长大;若他们不愿认她,待她伤好以后,可与她告知详情,到时她自能找到回乡的路。

  谢敛将这封信看了几遍,许久没有说话,毫无疑问,明和自然是选择了前者。他本就觉得明家有愧于她,她失去了记忆,如果能将这些伤害过她的过往忘了,在明家重新开始,对他和明湛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谢敛将信递还:“你们是怎么对她说的?”

  明和道:“只说外公过世,她回到家中。路上碰见劫匪,从山上滚下来,伤到了脑子,所以许多事情记不太清,无需介意。”

  这倒是个好借口,明家突然冒出一个三小姐,对外这样说,也不叫人奇怪。明和又说:“她刚来时,昏迷在床。你姐姐替她换衣裳时,发现她心口有刀伤,叫了大夫过来看,说是刚好避开了心脉,若是再深或者偏离几寸,性命不保。”他说这话时,还能记起初初得知时那股又惊又痛的心情,是以语气也更坚定,“阿湛从小流落在外,吃了许多苦。她本该与那些江湖纷争没什么关系,从今以后,我只想她开开心心的,只做个明家的三小姐。”

  他一边说一边将那封信放到烛火上,火舌很快舔上薄薄的信纸,谢敛看着那火光黯淡后剩下的一点灰烬,情绪难明。

  明和转过身来看着他:“我虽不知你们如何认识,她当初又为何会去九宗,但你能答应我,不叫她知道之前的事情,只当她始终是明湛而已吗?”

  “若她想知道哪?”

  明和沉默片刻,才低声道:“那就只当是我这个做兄长的自私吧。”

  作者有话要说:

  棠棣之华是本文的最后一个章节了,所以让我们来祝贺有情人终成兄妹。【口胡

  第103章 棠棣之华二

  谢敛从明和的书房出来,夜已深了。

  如今谢谨掌家,府中吃穿用度并不铺张,住在家里的人少,服侍的仆役也少,早先许多院子便空了出来,显得格外空落。

  明府西边有个小院子,路过拱门时谢敛脚下一顿转身往那儿走了过去。他照着记忆穿过一道垂花门,再往里走几步,果然找到了记忆中的那间小院子。

  明家他来的不多,一年到头只有逢年过节才会下山来住几天。谢谨给他安排的住处在明孺的屋子旁边,离前堂很近,他也没有在府中闲逛的兴趣,因而像这样角落的僻静小院他几乎从没进去过。

  记忆中,这儿一直被荒置着,连下人都很少过来。他过去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已经隐隐猜到了原因。

  院子很小,北边有一处小池塘,池塘边上种着一棵枇杷树,树下放着一把石凳子。谢敛走进去的时候,院里竟还有其他人在,那人影坐在石凳子上,身子微微后仰,双手撑在石凳上,脚在半空轻轻晃荡,抬头不知在看什么。

  月亮挂在树梢上,她裹着披肩,丝毫没有注意到身后有人走近的动静。

  “你在看什么?”来人在她身后站定,跟着抬头往树上看。

  “那儿有一窝喜鹊——”明湛不自觉地说,等说完,才吓了一跳,猛地转过身来见鬼似的盯着来人看。

  谢敛看着那空荡荡的树梢好一会儿,月光勾勒出他线条凌厉的五官,像是画上那些工笔细细描绘的人物。

  明湛别开了眼睛,含糊道:“可能太暗了你看不清。”谢敛不应声,只淡淡道:“你现在住在这儿?”

  “住在前面。”明湛乖乖回答,还反过来问,“这么晚了你怎么在这儿?”她问这话时,语气及其熟稔,叫谢敛忍不住顿了一顿,才回答道:“随便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