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节(2 / 2)


  从玑看着父亲这般笑容,笑得如行夜路之人终见曙光。

  这笑容,令他说不出的惊怵,心中那个不敢触碰的猜想,此时再也按抑不能的浮上水面。这些日子,回想前后因由,觉出环环相扣,渐渐凸现出令他心惊肉跳的真相——

  皇上待诚王,始终存了容让之心。

  诚王或许本不会走到如此大逆的地步,至少不会如此之快。

  然而华皇后殷川遇刺,风波骤起,平地忽涌千层浪。

  这风波,看似卷向华皇后、小皇子,乃至于家;背后推波助澜,看似诚王,乃至骆氏余孽,然而最终卷入风波中心,拔剑相向的,却是诚王和皇上!

  从玑扶着父亲的手,忍不住剧烈颤抖,震动神色尽落在于廷甫眼中。

  “父亲……是你?”

  于廷甫费力地点了点头,脸上掠过奇异光彩,嘴唇噏动,极低微地吐出字,“很好,你到底看明白了这盘棋。只不过,我,于家,也是棋子。”

  从玑一震,骇然直了身,“是,是皇后?”

  “她若是男儿身,便又多一个逐鹿天下的枭雄。”于廷甫脸上泛起红光,气也转顺,回光返照之象更甚。

  “小皇子和那香囊……是皇后的苦肉计?”从玑感到一股自足底冒起的寒意,冻住了齿舌,竟说不下去。原以为南朝烟雨之地,竟有这般女子,其颜如玉,其心如铁。于廷甫叹一口气,仰脸垂目,缓缓向从玑道出真相——

  大皇子在华昀凰出走殷川之后才被接进宫,申氏不曾料到,华昀凰却是从大皇子还在王府时,就在她身侧安置下了耳目,从晋王府跟随到灵岫宫。申氏暗藏药符谋害小皇子的祸心,根本瞒不过华昀凰。若是她仍在昭阳宫,要除去申氏,易如反掌。然而远在殷川,碍于大皇子,华昀凰隐忍不发,留下申氏将计就计,等到时机一至,反将申氏做了饵,借她之手酿出萨满之祸,引出背后的大鱼。

  从玑颤声问,“小皇子和殊微中毒莫非是假?”

  “不假。”于廷甫喘道,“我命于贞在皇子和殊微的饭食里暗加解药,临到御驾回京之前才将香囊给殊微,前有解药,后有太医施治,自然……有惊无险。”

  “至亲骨肉,皇后她竟狠得下心。”从玑手足阵阵发麻,想不到皇后对小皇子,父亲对殊微,竟都有这样狠的心。父亲一向待殊微如掌上明珠,爱惜无比,这令从玑越发心寒,一时竟觉得眼前的父亲,有了陌生面目。

  于廷甫合上眼皮,一字字道,“一时之狠,若能永绝大患,便是仁。”

  “可小皇子还如此幼小。”从玑脱口而出,心底既悲也愤。

  “天家之子,未坠地已开始厮杀……后宫之中,岂有柔弱的母亲……华皇后,她若不狠,待旁人对她母子狠起来,便是千万倍惨酷。”

  于廷甫无奈望了儿子,拼着断断续续声气,是为华昀凰,亦是为自己辩白。

  从玑无言以对,只一声长叹,“于贞,于贞,我果然错怪了他!”

  于廷甫笑了笑,“以他一命,换于家一门安稳,阿贞求仁得仁,我亦无愧。”

  唯一可指望的儿子,生就这副柔弱心肠,于廷甫越发挂牵难安,可生死大限最教人无可奈何,一时也只得黯然闭上眼睛,湿润了眼角,“还有一句话,你记着。”

  “是,父亲所言,儿子永铭心中。”从玑低下了头,强忍泪水。

  “日后于家的女子,无论殊微,或是你们兄弟再有女儿,都择个厚道夫家嫁了便是,万万不可入宫。即便中宫之位,也切莫贪图。前有太皇太后,元氏皇后,骆后,今有华昀凰……女子终归只是女子,美而不祥,慧极必伤!”于廷甫自觉胸中气息急乱,竭力张大了口,用力说道,“我枕头下,有两封书信,你取……取出来!”

  从玑忙俯身,从父亲枕下取出火漆封缄好的两封信,一道封上无字,另一道则写有,“臣于廷甫叩别”。

  父亲喘息急促道,“此信,你私下呈给皇上,切莫让他人得知。”

  从玑明白父亲重重说出的“他人”二字,所指正是皇后华昀凰。

  “另一封是留给你的,如若日后华昀凰对于家发难,你再启封;若是,她没有那一天……待她,待她一死……你便焚毁此信,不得启封!”

  于廷甫用尽全力,抓住了从玑的手,额上青筋绽出,声色俱厉说出这番话。

  从玑瞠目结舌,只得点头。

  于廷甫缓缓松开他的手,生命迅速枯竭的躯体仰后靠去,一口比一口更吃力地喘息着,“唤你兄嫂弟妹都进来吧,殊微也抱来让我再瞧瞧……”

  “是,都在外面候着,父亲安心。”

  从玑悲从中来,心中大恸,千万句话也都强忍住了。

  “安心,如何安心……”于廷甫沉重的摇了摇头,“我死之后,你便是于家一门之主。我交代给你的话,你且记着,日后慢慢领悟……我没有时间再教你了。”

  第二十二章

  两朝元老于廷甫为国操持一生,拥立两代君王身登大位,他身后哀荣也达到了北齐开国以来人臣之极致。

  当夜于廷甫陷入弥留,消息传入宫中,皇上竟不顾三更夜寒,即刻驾临相府,却仍是晚到一步,于相已溘然长逝。君臣一场,诀别无期,令皇上哀恸不已,在遗体之前,亲口追谥于廷甫为文定公。下旨罢朝一日,百官吊唁,更次日,帝后同乘十二龙大辇,亲临致祭。辇上金丝络网,红罗画带,夹幔锦帷等一律换作了青黑二色,白绫裹索,驾白马八乘,马饰铜面,插白羽。

  皇帝玄衣玉冠,缨蕤皆白,衣襟胜雪。皇后素颜青裳,低挽云鬓,珠翠尽除。

  百官相随,尽摘冠璎,腰围素带。

  于府内外素幡如云,白幛遮蔽了飞雪。

  正在萨满风波中人人自危的朝臣们,目睹于相身后哀荣,于氏一门承恩之隆,皆大受震动。宦海沉浮一生,皆知起落荣辱难料,最终谁都有盖棺定论之日。再多的官爵也带不到黄泉下,然而自己留在君王眼中的功罪几分,却左右着后代子孙乃至一姓一族的兴衰。

  得享圣驾亲临祭奠的大臣,北齐开国以来不过寥寥几人。

  而令帝后同临致祭的,于廷甫是第一人。

  于廷甫从当年册后之争就站在华氏一边,自始至终拥戴中宫,而华昀凰是记着他这份功劳的。她以素服致祭之诚,无声告慰这位有功于己的老臣。

  在百官们眼中,此时此地皇后的现身,则有着更多更深远的意味。

  于府中上下老少重孝缟素,次子于从玑代替了大哥,以一家之主的身份在灵堂前跪迎圣驾。大侍承单融宣读了皇上为于廷甫御笔亲书的祭文。圣眷殊隆如此,蒙在于家头上唯一的阴影,似乎已无声无息散去。外人并不知道,于从玑之妻郑氏,此刻仍禁闭在隐秘深宅,惶然等待着自己即将被裁决的命运。

  前来吊唁的朝臣之中,于家的姻亲——台卫将军姚湛之,高门望族的姜家,一门上下军功赫赫的郑家,乃至从琳和从琅的岳家,都是朝中显贵。于廷甫为四个儿子所选的妻子,皆出身不凡。

  重孝在身的姜璟,举止沉缓,低眉垂目,双手端着茶盘,屈身敬呈给皇后。今日格外寒冷,随侍的宫人怕皇后身子畏寒,进了参茶。姜璟屏退府中仆妇,自己亲自上前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