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8节(1 / 2)





  “大名呢?”白泽问。

  “还没取呢!”田穗儿不好意思的说,“我跟二柱子爹都是乡下人,不识字什么都不懂,就想着等你和萦萦回来之后帮着取一个。”

  “萦萦学问大,还开着书院,萦萦取吧。”

  这人,倒是会给媳妇找活儿做。

  沐萦之想了想,白永旺和田穗儿都不识字,必是期望儿子能有学问,他是白泽的堂弟,取个单字比较恰当。

  “不如就叫白粟。”

  “白粟?”屋中三人一起念着这个名字。

  沐萦之点了头,“正所谓书中自有千钟粟。”这句诗取自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自是有勉励二柱子勤奋好学之意,而“千钟粟”亦是因为白家起源于农,白永旺和田穗儿都是庄稼人,希望二柱子不要忘本。

  “好名字。”白泽自是会意,朝沐萦之点了点头。

  白秀英和田穗儿当然不懂其中的深意,不过既然是沐萦之取的,白泽又说好,那一定是非常好的名字。

  “好了,咱二柱子往后有大名了,咱是白粟,白粟。”田穗儿抱着小白粟,亲昵地碰了碰他的额头。

  沐萦之见状,心中莫名柔弱了起来,她拿出早就备好的长命锁,走上前戴在小白粟的脖子上,“祝堂弟平安喜乐,长命百岁。”

  “谢谢嫂子了。”田穗儿抓着小白粟胖乎乎的小手,朝沐萦之和白泽挥了挥。

  “二婶,你且好好休息着,我们先回屋去了。”沐萦之道。

  “你们长途跋涉累了,赶紧去歇着吧,往后日子长着,有的是说话的时候。”

  “正是如此。”沐萦之朝田穗儿点了点头,便跟白泽一起退了出去。

  白秀英因要张罗家宴,让他们夫妻俩先回房休息片刻。

  白泽跟沐萦之一块儿走着,冷不丁幽幽飘过来一句,“咱们儿子叫什么,你想好了吗?”

  儿子?

  沐萦之可不敢奢望这些事。

  见白泽如此,她便笑着打趣道,“总不会叫大柱子。”

  “你……”白泽眯了眯眼眸,看样子,有人今晚又该求饶了。

  ☆、131.第 131 章

  回到京城的次日, 沐萦之就回了一趟相府。

  孙氏其实没有大毛病, 就是吹了些冷风受了凉, 心中实在想念沐萦之, 才在信中将病说得严重些。

  见到沐萦之如今的精气神之后, 果真如白秀英所言,心中悬着的大石终于落了地。又得知沐萦之跟白泽有了夫妻之实,更是大喜过望, 病气当时就退了一大半。沐相见着两人也是欢喜, 只不过,除了唠些家常,沐相还意味深长地对白泽说:朝廷总有非你不可对时候。

  沐萦之和白泽皆觉得这话说得太过自信,只是也无谓去争辩这些, 长辈说什么, 他们听着就是了。临出府的时候,沐相悄悄暗示沐萦之, 表示渤海王府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让萦萦放心, 他会安排好一切。沐萦之知道此事已经不是她能控制的事, 因为并未指摘沐相什么, 只请他一有消息须得知会她一声。

  白泽和沐萦之回到京城的事情迅速传开, 每日都有人过府拜访,白泽如今在朝廷没有职位, 只有个侯爷爵位, 也乐得清闲, 跟着沐萦之到处走亲访友。到第七日的时候,宫里也来了帖子,请白泽和沐萦之进宫赴宴。

  想到宫里的那些人,沐萦之原是不想去的,只是这次的宴会主角是处怀龙胎的沈明月,沐萦之自是要进宫去看看。

  皇帝前些年一直没有子嗣,继紫竹生下了一个皇子之后,沈明月很快也有孕,对朝野上下来说都是一件喜事。

  紫竹和沈明月都是跟沐家有牵扯的人,沐萦之特意为她们备了礼物,一大早就同白泽一道坐着马车进宫。

  到了宫门口,小黄门领着白泽往御书房去见皇帝,沐萦之则是往慈宁宫去。

  慈宁宫里,此时正热闹着呢,太后抱着她的小皇孙,一群夫人围在旁边恭维。

  “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恭祝太后娘娘万福金安。”沐萦之走进大殿中,朝着凤座上的太后行了大礼。

  太后仍旧将视线落在皇孙身上,头也不抬的说,“起来吧。”

  “谢太后娘娘恩典。”沐萦之抬起头,目光略微扫了一圈,温夫人、温子清等老熟人在,紫竹、沈明月、沐静佳、懿安都在,此外还有几个面生的美艳宫妃,站在沈明月、沐静佳的身后,倒是皇后不在。

  待到乳母将皇孙抱起来,太后这才正眼瞧着沐萦之,“唷,这北疆的水土是不是比京城还养人啊,萦萦这去了一年多,看着比从前好多了。”

  众人看着沐萦之,的确觉得她从前那股孱弱劲儿没了,虽然瘦弱依旧,但看着十分精神,身板越发地有女人味了。

  “北疆哪里会比得上京城的水土,也就是萦萦她去那边寻女婿的时候碰到了杨神医,得了杨神医的药方,这才好起来的。”孙氏忙道。

  太后的眼睛转了两下,“杨神医?哪个杨神医?”

  “就是那个名闻天下的神医杨臻,也是杨神医救活我女婿的。”

  “这倒是因祸得福啊。”太后颔首道,“哀家想起来了,当时是有这么一个事,哀家早说过,萦萦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听到有神医为沐萦之调理身子,眼见她出落得比从前更加动人,一时之间,殿中众人的目光落在沐萦之身上都有些复杂。

  “萦萦自是有福,从小在太后娘娘这里吃了多少好东西,别人都羡慕不来呢!”孙氏又笑吟吟的说。

  太后打趣道,“你这是又问我要东西呢!罢了,昨儿内务府送来的那盒天麻拿过来,给萦萦补补身子。”

  “多谢太后怜爱。”沐萦之谢恩过后,内侍便捧着一个紫檀锦盒走了过来。

  众人围着太后说了一阵话后,便一同到御花园去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