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二分之一剧透第25节(1 / 2)





  池仪明白天子的言下之意,边地寒苦,那些使者们来到太启宫后,触目所见都是繁华之景,是以要么表现得畏畏缩缩,要么就干脆大吃大喝忘乎所以的享受起来,至于那位“乌流部使者的侍卫”,先是不言不动,随后又急饮了一杯酒,仿佛是刻意在压制些什么一般,显然是因为眼前场景,引起了对方的某些思考。

  不是池仪瞧不起边地部族,实在是因为这个时代,教育资源向来被世家大族所垄断,中原人士都求学艰难,更何况外族,一些规模不大的部落,可能从上到下都找不出一个有脑子的人,而那个侍卫居然能在太启宫乾元殿中认真思考问题,不管思考的是什么,都与他的表面身份不太相符。

  温晏然又隔着珠旒往乌流部那边看了一眼。

  正使副使正在吃吃喝喝,瞧上去对宴会颇为享受——边地部族地位卑下,他们不敢在殿中举止无礼,免得惹怒大周的贵人,但从伸筷子的频率看,显然对宴会上的食物十分满意。

  至于那个年轻的“侍卫”,对方坐席靠外,又隐没在随从人员当中,正常来说确实不太容易引起身边人的注意,一时忘记掩饰,举止间难免会泄露一些心事。

  温晏然闲着也是闲着,习惯性地琢磨了下对方的来头——乌流部的正使自顾享乐,显然并不将身后那个“侍卫”看在眼中,而那位“侍卫”,居然也不甚在意身前的部族使者。

  她猜测,或许是因为那个“侍卫”的身份既有高贵的地方,也有卑微的地方,两相交织,才造成了如今复杂的境况。

  温晏然搁下筷子,看了看距离自己不远的朝臣们,示意张络去给国师倒一杯酒。

  好好坐着的温惊梅:“……”

  君臣之间存在着身份上的绝对压制,面对“你过来,朕敬你一杯酒,再问你点事”的皇帝,他只心平气和地能端起酒杯,走到御座前,长袖垂地,欠身行了半礼:“陛下。”

  殿中的奏乐之声一直没停过,加上天子所在的地方离旁人又远,就算是袁言时,也听不清两人说话的内容。

  温晏然让近侍在自己的桌案边上给温惊梅加了个坐席,笑道:“兄长博学多才,可知乌流部内情?”

  其实国师除了掌管祭祀等事以外,没有明确的工作内容,也就方便了温晏然不管想到什么问题,都能把人拉过来聊聊。

  温惊梅目中带有些许无奈之意:“陛下明明已有所得,又何必问臣呢?”

  按天子的性格,上次在他书房里见过一次乌流部的毡毯,并将此事放在心上后,必定会去搜罗一些跟这个部族有关的资料,现在都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天,对方肯定已经了解了不少讯息。

  温晏然微微一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举起酒樽,跟面前的远房堂兄隔空虚碰了一下。

  “……”

  作为经常与天子相处的人,温惊梅很清楚皇帝的杯子里装的是果露蜜水,他其实同样不擅饮,只是在宴席间勉强为之,然而面对天子亲自敬酒,也不得不稍稍饮了半樽。

  他虽然位高,兼之性情稳重,却也只是个不满二十岁的年轻文士,白色的面颊被酒气一冲,霎时间微微泛红。

  就在温惊梅准备勉力将酒饮尽时,手腕却被天子按住。

  温晏然唇角微翘:“原来兄长也不胜酒力么,既然如此,莫要勉强。”

  温惊梅目中的无可奈何之色愈发浓郁——让人喝酒的是她,让人不喝酒的也是她,虽然天子向有仁德之名,但他却知道,对方看似沉稳的性子中,也夹杂了不少肆意妄为之意。

  两人今天穿的都是宽袍广袖的朝服,温晏然给对方使了一个眼色,让温惊梅借着袖子的掩饰,悄悄把剩下酒水往地上撇去。

  温惊梅想,当今天子不但在大事上明见千里,在一些小事上,也算别所得。

  第38章

  许是酒意上头,又许是平时相处颇多,君臣二人关系也算亲近,温惊梅坐姿虽然跟之前一样端严,目光却柔和了不少,言语也不如之前那般克制,竟主动跟皇帝谈起了乌流部的一些事情。

  “想来陛下也知晓,乌流部上层贵人关系并不和睦,如今的头人名叫乌舍,是受过大周册封的一部之主,然而部中老人,却多听从他叔父,也就是部中左将军的命令。”

  温晏然思忖:“朕记得,靠近乌流部的郡是……”

  温惊梅:“是定义郡,郡守是董氏的董复。”

  董家虽然家门衰败,终归还是能挣到一个郡守的位置的,董复此人深谙平衡之道,考虑到乌舍的叔父有老一辈的拥护,根基深厚,再加上边人不如大周这边重视礼教,族中贵人多喜欢犯上作乱,指不定哪天那位左将军就带人掀翻了头人的统治,自己统领一部,于是董复就以乌舍本人受过大周正经册封的名义,明里暗里向这位新头人提供支持,想要使得势弱的那边有足够的力量与势强的那边分庭抗礼,进而引发乌流部的内部矛盾,这样一来,这个边地大部忙着折腾自己,也就无力骚扰周境。

  在当前时代,董复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算是能吏了,换做太平时期,说不定真的能将乌流部徐徐瓦解,然而据温晏然本人所知,大周如今的繁荣完全是空中楼阁,而等到各地烽烟四起的时候,那些本来就算不上乖顺的边地部族自然会跟着纷纷作乱,准备来中原分一杯羹。

  温晏然习惯性地用指节轻轻敲了敲桌案,若有所思:“定义郡守今年考评不错,按常理而言,来年多半是能回建平来做官的。”

  说到这一步,池仪已经对明白了天子的言下之意——那个“侍卫”看起来受到过一定的教育,在这个年代,边地部族中有资格接触书籍的,大多是族中贵人,或者贵人的身侧近臣,以及一些因为各种原因离开故土,来边地部族中居住的周人,而从对方的从形貌看,他是真正的边地部族之人,加上个子也长得高,身材也魁梧,证明营养水平不差,虽然以侍卫的身份入宫,但看上去反倒比起作为使者的那位乌流部高层更有筹谋之姿,所以十有八九是隐瞒身份入京的乌流部贵人。

  温晏然想,殿中那些来自边地的使者中,不乏部族首领本人,就算是乌流部头人亲自过来,也没必要隐瞒身份,那个“侍卫”不远千里前来建平,固然可能是年轻人一时好奇,想来领略上国风光,但顾虑到当前的时局,那更可能是有所图谋。

  ——把事情最糟糕的可能纳入考虑,这样一来,事到临头时也不至于手足无措。

  温晏然用食指轻轻点了下杯沿,池仪立刻执壶为天子斟了一樽果露。

  “兄长不胜酒力,给他也倒一杯。”

  温惊梅就在坐席上欠身行了半礼:“那臣就多谢陛下体谅。”

  内侍们已经开始往宴席上送点心,温晏然用了一块宫中新制的糕点——她上次召见温循的时候,被对方的身高很刺激了一下,这才决定让尚食那边多花点力气在研究各类穿越前并没有多偏爱的乳制品上头。

  她用餐的速度与平时并无区别,但在池仪等近侍眼中,天子显然是心有旁骛。

  温晏然在想,倘若那个乌流部的“侍卫”打算探听定义郡郡守任免情况的话,又打算从哪个渠道入手?

  大多数有资格在太启宫内议事的朝官都出身正经士族,就算乌流部头人亲自过来做小伏低,也未必愿意理会对方,所以那个“侍卫”只能从一些边缘人士身上入手。

  温晏然一边思忖,一边品尝糕点。

  或许是考虑到贵人希望尽可能多尝几种的味道,宫中点心的体积都不大,大约只有月季花瓣的一半左右。

  温晏然尝了一块加了牛乳的,又拈起一块加了蜜饯的细细观赏。

  一边的温惊梅眼观鼻,鼻观心,并不多言,尽职尽责的充当一个帝王身边的背景板。

  天子的一举一动都引人注目,在皇帝能居高临下,纵观全殿之时,也有不少人对温晏然的情况多加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