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30)(1 / 2)





  她坐在副驾驶座,直播间最后的镜头就是这两个人回家的镜头。

  定格在沈添青凑过去的瞬间。

  但谁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车还没开进门,时絮回吻。

  你怎么这么霸道。

  沈添青:你惯的。

  作者有话要说:  综艺结束!!!!

  谢谢大家订阅~~~

  第123章 终章2

  时絮最近这部戏在浙南的小镇拍, 距离横店还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

  姚方方以为自己早就习惯了这种出酒店上保姆车去化妆几步路能听到的立体尖叫声,却仍然会因为听到夹杂着的男声而惊恐万分。

  又是一年夏季,时絮的戏份这周就能杀青,她化妆的时候还在看手机。

  化妆师问了句:孟老师七夕有什么打算吗?

  这部古装剧请的演员都咖位不低, 很难挑出个无名的。剧组连请的妆造组都是天价, 化妆师是第一次和时絮合作, 这段时间稍微熟了一些。

  镜子里的女演员微微低头, 贴着防窥膜的手机看不见内容, 这并不影响别人看她的眼神。

  孟蘅早就不是当年那个贴着强捧遭天谴的花瓶, 和沈添青公开前就已经拿到了很多荣誉。出演的影片逐年减产, 但只要一参演,质量必定很好,口碑仍然是一线里的top。

  七夕?

  时絮回消息的手顿了顿, 七夕我应该杀青了吧?

  一边的姚方方点头,后天就杀青了。

  化妆师唉了一声,那应该能跟沈导见面了?

  姚方方心想:怎么这么多人关心啊,我还以为公开了就没什么人好奇了, 这每天都一波波的。

  以为谈恋爱渡过暧昧期就乏善可陈的姚方方在自家艺人身上感受到了极致的反差。

  怎么有人老夫老妻还比暧昧期还新鲜的。

  聚少离多是一个因素。

  这俩人的职业都算不上普通,一个演员接了戏就跑剧组, 时絮还不像是那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百天在横店常驻的。她的本子绝大多数转场很多,这部古装剧就转场了七八回,从这个古镇到那个古镇, 西北到两广再到江浙, 拍个戏活成了空中飞人。

  沈添青虽然背靠蜜瓜娱乐有林驰坐镇, 自己的事业依旧保持每年出片的效率。

  就是不一定是电影,上次还是给官方拍的公益片,依然是那个出片必拿奖的体质。最近在筹备新电影, 题材有点超前,需要大量的特效,每天也快忙死了。

  陶宜跟姚方方经常联系,陶宜是从头到尾见证这段感情的人。

  沈添青从神经病到恢复正常水平在她看来简直是神迹。以前此人工作还要作妖,三天两头发火,要么就是对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挑三拣四。跟孟蘅在一起之后逐渐变得温顺,工作态度也比从前好很多,一开始很多人还很不适应。

  时絮:那肯定的。

  她给沈添青回完消息,把手机放到一边。

  时絮新戏杀青在即,沈添青特地让人当天送了一束花过去,她的工作还没结束,订个花却还要吹毛求疵,恨不得让陶宜把花店搬过去。

  也不知道正儿八经的女朋友为什么还要跟粉丝比一下排场。

  时絮杀青照以及和探班粉丝的照片在当天就发到了网上。

  团队开会结束之后,沈添青就出发了。

  她的航班凌晨起飞,陶宜跟在她身边,看着这人出行还不忘审方案。

  陶宜拿着手机犹豫要不要告诉时絮。

  沈添青一边打字一边说:别打小报告。

  陶宜猛地坐直,活像被班主任盯梢的苦逼学生。

  沈添青往后靠了靠,孟蘅怎么收买的你?好几次打我小报告了吧?

  她手上的动作顿了顿,微微侧目,看得陶宜眉心一跳。

  陶宜:没收买。

  这两口子能不能少折磨一下我们这些做助理的啊。

  沈添青:她怎么说的?

  陶宜火速反应过来沈添青想听什么:孟蘅说想知道你都在忙什么,让我看住你好好休息。

  沈添青噢了一声,时絮这个行为她知道,但这个时候又有点失望:没问点别的吗?

  陶宜:什么?

  凌晨的机场没多少人,玻璃窗外能看到巨大的航班行程表。

  沈添青哼了一声:还以为会让你监视我之类的。

  陶宜:

  我领一份工资还要干那么多份活会死的吧。

  沈添青一只手撑着脸,终于把电脑盖上了,她点开自己跟时絮的微信聊天框。

  最后一句是时絮的那句好的。

  去那里,要干什么呢?

  那样的小地方,感觉没什么可玩的。

  *

  从杀青结束的拍摄地到符音镇没有直达的火车,基本靠汽车出行。

  而且路途遥远,路况也并不乐观。

  虽然多年后的符音镇已经比当年时絮去的时候有了些名气,但不少人去过都会抱怨交通不便。

  当年拍摄《西川遗风》,剧组也都是这么抱怨的。

  因为是私人行程,时絮只带了姚方方一个助理。

  司机经验老道,开这样的路还是有点感慨:这个地方条件不是很好啊。

  姚方方也没来过,时絮说要来她还特地查了很久的攻略,发现搜索出来也没什么东西,一些影视剧的取景地,说出来也屈指可数。

  美食也没什么,贫瘠得只有青山草木。

  姚方方发现最出名的还是《西川遗风》有几个镜头是在这边拍的。

  这部电影姚方方烂熟于心,毕竟是沈添青的心头好,自己艺人还越来越像那个死去的前辈。

  这些孟蘅的成就早就超越了当年的时絮,但依旧会被人同时提起。

  因为沈添青。

  姚方方想了很多年都没想明白,孟蘅不生气吗?

  七夕还要带着女朋友故地重游缅怀白月光。

  未免太大度了吧!!

  时絮最近夜戏比较多,在国内过着国外的时差,山路颠簸,夜里还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

  网上铺天盖地都是七夕的活动。

  她的耳机播随机的歌都很容易跳到一些很粉红的甜蜜歌曲。

  和夜雨声一起钻进她的耳里。

  这样的颠簸很容易让人昏昏沉沉。

  时絮闭着眼,想到那年,她和还没成年的沈添青在这个镇上走过的街。

  那年她买了一把青色的伞。

  那把伞呢?

  好像是留给剧组了,噢,剧组出的钱。

  另一把伞却依然在沈添青的储物间里,撑开挂在顶上。描的金边随着时光的尘埃暗淡,却让时絮忍不住感慨。

  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