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188 考一考(2 / 2)

盛老头说:“听说这世上的事儿,就没有你不知道的,看着也不像是第一次吃这种饭,那我就来考考你。”

苏进失笑,他拿起纸巾,抿了抿嘴,道:“我当然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不过……你要考什么?”

他抬起眼睛,眼神非常清亮。

周围的人顿时来了兴趣,用期盼的眼神看着两人。

苏进说前一句话的时候,他们还觉得这是一个拒绝,没想到后面一句话,突然急转直上!

盛老头要考他什么?苏进真的什么都不怕考吗?

席上大部分人都放慢了进食的速度——桌上的菜太美味了,实在舍不得不吃,但注意力多少还是被两人吸引了过去。

盛老头沉吟片刻,声音响起,道:“那你说说看,这道菜是用什么做成的?”

他指的是面前的一盘豆腐,这豆腐成块煎制,通体金黄,表面遍洒着半寸长的绿葱,看上去就像是最普通的那种家常豆腐。但吃下去以后才会发现,这豆腐外脆里嫩,带着酒酿的醇香,余味极其鲜甜,好吃得让人恨不得把舌头也吞下去。

徐英有点歧视素菜,这豆腐刚被上上来的时候,他半天没下筷。他旁边坐的是岳明,这小子吃过之后,闷不吭声,一块接一块地夹个不停。

徐英觉得不对了,从他筷子下面抢出来一块,立刻又露出了之前的那种表情,马上跟跟岳明抢了起来。当然,他们的敌人不止对方,还有旁边好几个呢!

这时听见盛老头发问,他们的眼睛顿时亮了。

是啊,他们也很好奇,这豆腐是怎么做的,怎么会这么好吃!

苏进没有直接回答,突然问道:“古人为五斗米折腰,盛爷爷让我传授这道菜的技巧,是不是也得三折腰?”

盛老头手一顿,停止了动作,扬眉看向他。

苏进笑了,他点点桌子,转向其他人道:“这就是这道菜的典故了。这道菜的名字叫蒋侍郎豆腐,是用成块豆腐两面去皮,切成十六小块,晾干,用猪油热煎。翻身过后,加好酒酿一茶杯,大虾米一百二十个,秋油一小杯,再滚一回后,加少量糖,滚第三回。然后加一百二十段半寸细葱,缓缓起锅而成。蒋侍郎豆腐对火候的要求非常高,味道里兼具酒酿的酒香味和虾米的鲜香,好做又好吃。”

所有人听得连连点头,然后齐刷刷地看向盛老头。

盛老头不情不愿地点了点头,道:“哼,果然清楚。没错,这就蒋侍郎豆腐!”

柳萱好奇地问道:“蒋侍郎是谁?你刚才说的典故又是什么?”

她身边的林若也难得停了筷子,兴致勃勃地看着苏进。

苏进笑着问道:“你为什么不问一问,这道菜的名字是谁取的?”

一般来说,一个食客可能会关注一道菜是怎么做的,可能会关注它背后有什么典故,但真的很少会关注它的名字是谁取的,怎么来的。

但既然现在苏进问了,那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柳萱也好,其余天工社团的学生也好,对苏进都有这样的信心。

听见他这样说,柳萱眼睛一亮,立刻追问道:“是谁取的?”

苏进环视四周,问道:“袁枚这个人,你们听说过吗?”

贺家简直就是一个走动的数据库,他目光微垂,接着抬了起来,道:“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清朝乾隆嘉庆时期的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方劲松跟苏进一样是历史系的,这样一个名人他当然是听说过的。他补充道:“袁枚倡导‘性灵说’,讲求性情是诗歌的第一要素,提倡诗人要有独特的个性,‘做诗不可无我’。然后把个性、性格与才华、学识相结合,创造出属于诗人自己的诗歌。”

他还准备继续说下去,徐英已经先嚷起来了:“知道了知道了,清朝的大诗人嘛,我也是听说过的,然后呢?这菜的名字是他取的?”

苏进责备地看着他,摇了摇头道:“徐英,文物跟历史从来都不分家,你对历史应该更认真一点。”

徐英被教训得乖乖低头,道:“是,我记住了……”

苏进真的拿徐英有点没办法,他道:“没错,这道菜的名字,就是袁枚取的。蒋侍郎指的是蒋溥次子蒋赐棨,官至户部左侍郎。有一天袁枚到蒋家做客,酒过三巡,蒋侍郎一时兴起,为了显摆自己的厨艺,亲自下厨,给袁枚做了这道豆腐。袁枚惊为天人,问蒋侍郎豆腐配方,蒋侍郎笑着问,古有为五斗米折腰,你想知道这豆腐的配方,是不是也得给我三折腰?”

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苏进含笑看着他们,道,“袁枚这个人也很有趣,他竟然就真的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向蒋侍郎鞠了三个躬,蒋侍郎也如约把豆腐的配方告诉了他。后来袁枚把它记在自己写的《随园食单》里,就此流传了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带一提,《随园食单》真是装逼利器……

感谢fatfox911(5000)、书中半日闲(500)、匆匆那年yyww(500)、29号树袋熊的捧场,感谢fatfox911、书中半日闲、Fou4v的天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