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零七章想看好戏(1 / 2)





  第二百零七章想看好戏

  来拜访的不是别人,正是贺兰敏之听了武则天所说、要求他寻访一些贤能者话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几个人中间的一个,可以用非常著名来形容的历史人物——骆宾王。/

  这位命运坎坷的大唐才子,以一篇《咏鹅》,还有《讨武曌檄》,将他的名声留在了历史上。

  后世时候贺兰敏之家里的书房中,就挂着他那个非常喜好书法的父亲所写、骆宾王所作的《讨武曌檄》,他现在依然能背出这篇著名檄文的全文,“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等名句还数次被他引用到一些文章之内。

  据说武则天看到这篇檄文后,曾在朝臣面前极力称赞骆宾王之才,并责怪群臣竟然没向她举荐这个人才,众宰相都失职,以致这个人最终跟随李敬业起兵反叛!贺兰敏之也相信这位老兄才学不会差,而且性子非常耿直!但这并不是他在第一时间想到骆宾王,想向武则天举荐此人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是:穿越前的贺兰敏之老家和骆宾王是同一地方,就是那个后世时候被称为小商品海洋的乌伤之地。骆宾王是义乌人的骄傲,每个义乌人都以自己所生长的这片土地上曾经养育出骆宾王这样的杰出人物而自豪,后世时候那座富的流油的小县城,许多地方都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宾王市场”、“宾王中学”、“宾王公园”、“宾王路”等等很多!

  贺兰敏之很小的时候,也曾吟诵过这位名人少年时候所作的那首起头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诗!穿越前的他也很敬佩这位和他同乡的著名大唐才子,因此他在听到武则天吩咐他,去寻访一些贤能之士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个人!

  因为是同乡人,贺兰敏之去了解过这个人的生平,知道骆宾王一身坎坷,因为秉性非常耿直之故,时常得罪人,宦途不顺利,大好的才学没处施展,最终被李敬业招入门下,一道起兵反武周。

  贺兰敏之曾经设想过,要是骆宾王得朝廷重用,并当过高官,不一定会参加李敬业的叛军!

  骆宾王才学不凡,人又过于耿直,很容易遭人妒嫉或者得罪人,在这个时代确实比较难生存,但要是有强有力的人支持他,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其耿直的性子甚至成为魏征第二都不一定。

  贺兰敏之也是知道,现在的朝廷中,正需要这样的官员。

  因为想去寻找这个人,却想不到要找的人自己寻上门来了,惊喜之下贺兰敏之以大礼相迎。

  骆宾王见贺兰敏之如此恭敬,大惊之下赶紧回礼:“骆某今日冒昧来访,贺兰将军不介意某来打扰,还以如此大礼相迎,甚是过意不去!”

  “先生客气了,先生年少时候所作‘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之诗,被世人惊为神作,在下早就想找先生一叙,无奈遍寻不着,今日先生能来寒舍造访,真是蓬筚生辉啊,快请进内说话!”贺兰敏之说着再次恭敬地作了一礼。

  “呵呵,贺兰将军太客气了!请!”骆宾王也没再客套,向贺兰敏之示意了一手势后,就跟着进了府。今日他是无奈之下来造访贺兰敏之的,但没想到得到这般热情的欢迎,太出意外了。

  两人说着客套的话进了前厅,分宾主就坐。

  下人们上了茶后,骆宾王有点迫不急待地把自己心里的疑惑说了出来:“贺兰将军,某与将军从未有过交集,将军为何如此盛情相待骆某?”

  贺兰敏之呵呵笑着说道:“先生名列初唐四杰之列,自幼有神童之名,七岁所著之诗早已经成了儿童口中的朗朗之作,在下对先生甚至是敬佩,先生来访,当然要盛情相迎!”

  疑惑依然没有消除的骆宾王看看贺兰敏之,见这位年轻人脸上写满了真诚,也稍稍的释然。

  “贺兰将军过赞了,某所写之诗与将军之作比起来,真是星辉见之于月,如何可以比!”骆宾王自嘲地笑笑,也赶紧解释了自己此来的目的:“某游至京师,听闻了将军的名声,心生出仰慕来,因此也冒昧前来拜访,还请将军千万别介意!”

  “哦?!先生是从何处来?”贺兰敏之很自然地问道。后世时候他虽然看过骆宾王的生平,但记载的很模糊,他并不知道哪一年骆宾王在哪里做事,当然更不知道现在的骆宾王从哪里来!

  “某从豫州而来,刚从道王府上离任!”骆宾王说的极不自然,这句话说完后也马上住了口。

  “哦?!难怪这些年听不到先生的踪迹,原来在道王府任幕僚!”贺兰敏之一副恍然大悟的神色,又马上叹了口气,摇摇头:“以先生之才,只在道王府任一幕僚,也太屈就先生了!”

  贺兰敏之的前两句话让骆宾王有点不快,但后面的话又让他很是震惊,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

  此时的骆宾王是在道王、豫州刺史李元庆府上做了几年幕僚后,刚刚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