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章(1 / 2)





  “师叔说的好,”温良辰一合手掌,由衷发出赞叹,“但是,心似铁墙,外物于铁墙之外,我为何要在乎外物?既不在乎,不瞧见,甚至是眼不见为净,外物无法入我心,试问诸多外物又如何?诸法实相,外物与心皆实相,师叔以为,外物又是何物?”

  佛与道二者在某些论点上,是可相通的,待温良辰话音一落,便换成薛扬大惊之色。

  他的脸色由震惊转为疑惑,又从疑惑转为不解。

  诸法实相,那么,心,也是实相。若外物非物,那心也非物,何来铁墙可言?

  薛扬细思极恐,由此及彼反反复复数次,终不得要领。而他的表情,则被定格在百思不解和恍然大悟之间的某个空白处。

  正当温良辰洋洋得意之时,薛扬袍角一动,忽地一个侧步,正面站至她身前。

  因对方速度太快,温良辰受惊之下,猛地往后一退,却不小心踩中石块,顺势往后一倒。她的后背是脏污的草地,若是摔了下去,恐怕今晚泡澡要多费些时了。

  温良辰下坠的速度快,但薛扬的身手更快,他左脚往前一踏,右手一捞,挥出一道完美的太极圆弧,眨眼之后,温良辰已再次出现在他臂弯之中。

  待温良辰站直身子,薛扬倏然收回右手,后退两步,挺拔而立,仅有青色衣袂尚在飘动。

  “你,你你……可想吓死我……”温良辰一边喘气,一边拿眼珠子剜他。

  薛扬却不理会她,弯腰抱拳,头颅深深地垂下,声音依然清朗:“扬承师侄指教,豁然开悟。”

  温良辰之言,虽然有诡辩之意,还有些强词夺理,但不得不说,算是解了他近日练功的某些疑惑。薛扬是一位有恩必报之人,方才的行为,便是对温良辰这位师侄表示感谢。

  当然,令温良辰受到惊吓,自然这不在他的估测范围之内,而她心中所生的愠怒,他更是毫不知情。

  “……”

  不知是哪位仆人打了个哈欠,薛扬抬起头,瞧了一眼黑沉的天色,忽然道:“师侄,已入深夜,你莫要耽误了休息,我先告辞了。”

  温良辰深吸一口气,耽误之人,不正是你?

  她嘴角抽搐,忍着脾性儿道:“师叔一路走好。”

  “恩,多谢师侄,你方才之言,待我回去细想,明日再与你谈论。”薛扬回过身,朝她一抱拳,接而如无事人般,踩着四方步,衣袂飘飘,洒然离去。

  留下温良辰小脸青黑,嘴巴撅得老高,似要到天上去。

  次日清晨,温良辰前往戒台听经,主讲之人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道,所授内容为炼丹和药理。

  温良辰对炼丹术的认识,仅停留在姮娥偷吃不死药的传说阶段,至于朱砂、雄黄之类的原料,她则是满头雾水,一窍不通。直到听到后来,方才明白,原来这位老道不是在教炼丹,而是在说炼制要义,比如,如何将丹砂炼制为水银。

  “寇宗曾言:朱砂镇养心神,但宜生服,若炼服,少有不作疾者。”老道如是说,末了,他还慢条斯理地交待一句,“丹药虽好,却不知毒性,你们不可乱吃。”

  温良辰微微颔首,心道,这老道倒是实诚。京都中豪门富户,甚至是皇家,偶有供奉道士的传统,这些道士将丹药吹得天花乱坠,效用非凡,当然,吃死升天之人,也绝不在少数。

  不论如何,她是不敢吃的。

  温良辰隐隐约约记得,她的曾外祖父英宗,便是服用仙丹而驾崩。

  老道讲完炼丹要义,神色似有些疲倦,眼睛也眯了起来,他不耐地挥了挥手道:“至于药理,你们先回去温习,贫道下次再讲。”

  诸弟子听罢便散课,有不少人想与温良辰搭话,谁知那老道却突然出声道:“温良辰,你留下。”

  温良辰一回头,面露惊讶之色:“道长,您唤我作甚?”

  老道一抚胡须,一派仙风道骨。

  “嗯,你还不速速过来,参见为师?”

  “……”

  ☆、第24章 成长路

  平羲师父年已过七旬,虽保养得宜,却也是名副其实的老人,但他与尚在知命之年徐正师祖坐在一处儿,二人年龄相差极大,看起来颇有些违和。

  若是外人瞧见了,倒不知谁是谁的徒儿。

  温良辰坐在蒲团之上,神情紧张,目中隐隐含期待之色。

  今日是考校之日,接下来该如何安排学习,全看徐正的态度。

  “哎,你这孩子,当真冰雪聪明。”徐正微微抬手,将一叠画纸放在矮几上,接而又转头看向温良辰,眼眸平静如水,面色神情却十分莫名。

  温良辰在他明则温和,实则犀利的眼风之下,只觉得头皮发麻,坐立不安。

  对着外表淡然睿智,内里老油条的徐正,她宁愿面对温文尔雅,性子却有些执拗的平羲师父。

  平羲师父主业为炼丹药理,但是,三个月前,徐正命他授温良辰习书画,于是,每日午后,温良辰便同他学习最基础的书画技艺。

  温良辰天赋极佳,画上几笔、临上几帖,便能极快地完成任务,连平羲都不得不赞叹。但是,她是个坐不住的,瞅着下课空隙,便往隔壁炼丹房跑,偶尔与师兄们聊上几句。

  谁知这一玩闹,便惹出了事端。

  温良辰脑子活络,常有惊人想法,说的不好听,是总生出常人未有的馊主意。温良辰对丹炉的密封提出疑问,众人合计之下,便想试验各色合炉之法,在她的怂恿下,师兄们日夜轮流加固封盖,谁知最后竟把丹炉给炸了。

  幸亏当场人数稀少,方没伤及性命,但此丹炉为平羲重金购置,已使用近十年时间,如今却坏得彻底,平羲想责难她,偏生又没丁点办法。

  主要是这位徒弟身份太高,性子又过于古灵精怪,和只泥鳅似的油滑。

  “师父,我观炉中附近漏气之处,皆有细小红色颗粒,而在其他角落,料为黑色,由此可知,若是使炉得以密封,必不会浪费如此之多的丹砂,徒儿也是为了师父考虑,若是师父能得到至纯材料,没准儿对炼丹术大有进益呢。”温良辰说的振振有词,好似这炸丹炉的事故,都是平羲着想。

  平羲师父哪里不知她在狡辩,但转念一想,却发现徒弟所言倒是有那么几分歪理。

  温良辰之言给他提供新的解决之法,平羲心痒难耐,丢给温良辰一堆课业,便进书房钻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