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0节(1 / 2)





  以上。

  第85章 第八十五份产业:

  宅老和莺娘给出的理论很好,但实操却有些难。

  可是那并没有难倒谢世子!

  作为一个从小就脑洞大过天的异端,谢介同学在某一日午睡醒来后,就突然想到了。像是在睡梦中被谁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蹦三尺高,见人就要兴奋的说一句,我知道要送朝辞什么了,一定是他最需要、最想要、最喜欢的!

  但具体是什么,谢介却选择了保密,这个事比较复杂。

  以宅老为首的感情真相党都老怀欣慰,觉得这是他们家世子终于开窍了,想要和房朝辞修成正果了。毕竟把自己“送”给房朝辞什么的总是难免羞涩,这才保密不说出来。但是他们都懂的!

  只有已经等了三年等的都快要绝望的大长公主,察觉到了一丝异样。真不是她看不起她儿子,但就她儿子那个智商、情商,可能如此轻易的就想到正常的思路上吗?!

  很显然是不可能的。

  谢介想到的是……

  房朝辞的娘。

  谢介是知道房朝辞的娘只是他的养母的,待房朝辞如亲子的养母。这个养母精神还出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丈夫也因为意外而去世后,房夫人的状态便再一次变成了时好时坏。清醒时,她是最慈祥的老太太,不清醒时,她又是万般的模样。

  房夫人这些年一直在老家被房氏族人奉养。

  不是房朝辞不孝,而是房夫人死活不愿意跟着儿子一起到京中居住,不管是清醒还是糊涂,她都认准了一件事——不能让人因为她而笑话自己的儿子。哪怕房朝辞一再表示他并不介意,他娘什么样他都是最好的,但老夫人却始终倔强的不肯成为房朝辞的拖累。甚至以死相逼。

  母爱有时候就是这样,既自私又无私。

  房家上下也是齐心协力,尽心尽力的为房朝辞照顾着他的老母亲,在房夫人神志清醒的时候,便让她继续掌管着家里的大事小青;在房夫人病发时,则会由他人代劳,并精心的照顾着她。房家做这些,为的便是让房朝辞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专心仕途,他们实在是太过渴望能够拥有一个帮助家族从商人阶级走出去的白衣卿相了。

  所以,哪怕没有谢介,上辈子的房朝辞也一路都在不断向上攀爬。很多事情都与爱情有关,却并不可能只与爱情有关。

  这大概就是人类之所以是人类的原因吧,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

  幸运的是,谢介也是这样一个家庭至上的人,他能够理解房朝辞,一如房朝辞能够理解他。

  所以,我能够送给房朝辞最好的礼物,不就是房朝辞的母亲吗?by:谢介。

  也不能算是送吧,而是说服房夫人,把她接来江左与房朝辞一起居住、奉养。谢介已经打定主意,哪怕是房夫人一千零一次的不同意,他也会一千零两词的去说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房夫人不理解房朝辞的不在乎,他会让房夫人理解;

  房夫人害怕世人的嘲笑,他会亲自解决,谁要是敢有半点不尊重,他就亲自上门去和对方谈人生;

  甚至谢介还准备说动房家的人一起搬走。现在的世道多乱啊,他们在老家生活,能有在江左安全吗?谢介别的没有,但地和房子却多的是,完全可以把整个房家都安置妥当。

  关键时刻,谢介这个公主子的头衔也肯定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大启的百姓敢告官,却未必不会害怕官员,迷信那些权势。

  谢介越想越是这么回事,激动的差点一时脑热就要亲自去房家的老家接人了,最后还是想起来如今的局势,以及家中有需要他照顾的三个小辈,这才及时刹车,冷静了下来。曾几何时、说走就走的谢世子,如今也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责任。

  于是,谢介决定把四生子中的两个派出去。

  虽然大长公主很反对让四生子离开谢介半步,但谢介左思右想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派四生子中的两个去。因为只有四生子最明白房朝辞对于他来说有多重要,他也只信任他们的办事能力。

  最重要的是,房朝辞的老家并不算远,在说南不南、说北不北一个靠着大海的城市,叫做茶树。那里以前只是个古朴宁静的小镇,镇上的百姓多以捕鱼与采茶为业,两个产业还交织而成了一种在小众圈里备受追捧的茗茶——鲛人泪。

  据说色泽银白,回味甘甜,当茶雾升起时,若隐若现的就像是海中的仙境蓬莱。茶戏最好的茶博士甚至能够用这种鲛人泪沏出鲛人在月光下出海的美景,如泣如诉,如梦似幻。

  可惜,如今这门手艺已经失传了,最后一个会“鲛人泣月”的茶博士,也已经消失在了红尘之中。

  谢介能够知道这个,还是因为他爹谢鹤曾在游记里提到过,在谢鹤独自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时,有幸在山间遇到过这样一位茶博士,姓房名奇人。谢鹤与房奇人志气相投,相谈甚欢,甚至动了想要请对方去雍畿给他的心上人表演的心思,房奇人也说如果把这门技巧当做谢鹤的新婚礼物,一定会很有意思。

  不过,当时房奇人因为有一些旧怨缠身,没能随谢鹤一同前往雍畿。两人只是约定,等房奇人解决了家里的问题之后,便会去京中投奔谢鹤。

  但是,直至谢鹤与大长公主欢喜冤家似的成婚了,房奇人也没能出现,并且再也没有出现过。

  谢鹤一等就是许多年,他在书中写下,他希望房奇人只是失信于他,而不要是出现了什么不测。人的一辈子很长,他有的是时间在雍畿等待友人踏马而来。

  当然,有点讽刺的是,谢鹤并没有他在游记中所写的那么多的时间。

  就谢介自己的想法来看,房奇人大概是真的出了什么意外吧,就像他爹一样。希望他们在九泉之下,能够再叙这份一见如故的友情。

  说回房朝辞的老家,在谢鹤遇到房奇人的时候,茶树镇已经变成了茶树城,这当然不可能是单单靠捕鱼与采茶就能够达成的巨大转变。而是靠做海上生意,茶树城没有市舶司,也就是说不用给朝廷交任何海上的商业税。茶树城有个小港口,都是祖上的几位富商联合起来,秘密斥巨资建造出来的。

  茶树城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城市,几乎大半的人都姓房,或者更多奇怪的姓氏。

  而为了安抚这些民风彪悍的少数民族,至今朝廷也只能对茶树城的港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在是茶树城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过特殊了,连蛮人都一时间被这里难到过。

  海运的兴起,带来了“小镇变大城”的陡然变化,却也让一些传统手艺逐渐没落,好比口感比较小众,属于爱者更爱、厌者更厌的鲛人泪与利用鲛人泪而进行茶戏表演的茶博士。房奇人就是因为这样而选择背井离乡,最后遇到了谢鹤。

  房朝辞的爹的爹的爹,则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出海。老爷子发财的第一桶金就来源于靠海吃饭的灰色生意,一辈子都没给前朝交过半个铜板的税,大部分资本的原始积累都充满了血腥与暴戾。当然,这样是不对的,老爷子本人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因此,导致了房家后来的几代人,不管再怎么几经波折,都要坚持兢兢业业、本本分分的原则,当个守法的生意人。

  等房家传到房朝辞的爹手上时,已经是再正儿八经不过的商人世家了。而房朝辞更是成为了本朝管理市舶司的上司的上司。

  命运的因果就是这么有趣。

  “你们可以坐船去。”谢介提出了这个大胆的想法,双眼亮的仿佛能看到夜空上的星星,他对四生子道,“速度快,还稳当,去了之后就有房家人接应,你们应该不会引起什么太大问题,就是要记得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

  至于他们要怎么回来,这就要看房夫人的身体状况了,身体好,就再一起坐船回来,身体不好就改走陆路。

  至于该派四生子中的谁,谢介是让他们自己抽签决定的,抽中的是二郎和谢三儿,一文一武,正正好。不过,又因为听说隔壁的六郎也肯定要跟着他们走,谢小四生生挤掉了他三哥的名额,换成了他和二哥、六郎一起去茶树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