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5节(1 / 2)





  陈太初却已经笑出了声。

  陈青一愣,不自在地咳了一声,摆摆手:“哦,都坐吧。”少交待阿魏一句,就被这精灵古怪的小九娘开起玩笑来了。

  赵栩坐到陈青左下首第二个位子上,空出他和陈青之间的座位,抬手就加了一副茶盏。九娘笑着朝他和陈太初也福了福,大大方方坐到陈青身边。

  赵栩给九娘注了一碗茶,顺手用碗盖将茶盏里白色乳花推了开来,将茶盏搁到九娘面前。九娘轻声道了谢,看赵栩的神情,似乎有些郁燥之气,还有些委屈气愤。

  九娘侧了侧头笑着问陈青:“汴京也有传说表叔您,就是靠不肯洗疤痕这事才加官太尉的,我很好奇,这留疤得官的传说到底是真还是假的?”

  赵栩和陈太初刚端起茶盏的手都一滞。这小九娘,是活回七岁了吗?怎么人长大了,胆子也肥了,也没小时候机灵了,什么不合适就挑什么说啊,连这都敢问啊。这这这,这种传闻,连他们两个都从来没想过也不敢想要求证呢!

  陈青又是一愣,抬手轻轻碰了碰自己右侧额头残留的黑青色刺字疤痕,却哈哈大笑起来:“好个小九娘!告诉你,这个传闻是真的。你可要保守这个秘密才是。”

  听着陈青大笑,赵栩和陈太初心里都很是惊讶。

  九娘歪了头朝陈青笑:“这样的元经秘旨,九娘可舍不得到处宣扬。若是靠这个就能做殿帅太尉,恐怕军中刺字要排队了。”

  赵栩和陈太初没想到小九娘竟然也知道殿帅太尉的特别之处,更是惊讶。

  陈青笑得意味深长:“小九娘果然聪慧过人,我唤你来,是有几句话要问问九娘。”

  咚咚咚,外面鼓声骤起骤落,丝竹之音缓缓而起,倏地外边一静,跟着爆出了响彻云霄的满堂彩。应该是目连之母青提夫人上场了。

  陈青端起茶盏,眼角余光,看见赵栩目不转睛地看着九娘,心中暗暗又叹了口气。

  “七夕那夜,你跟六郎所说关于三公主的那两个法子,是你自己所想?”陈青含笑问道。

  九娘点点头:“是。”

  “那帽子田家,吐蕃议亲,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九娘笑着说:“那帽子田家,一旦娶了县主进门,他家的帽子店,总会以特别低的价钱卖一批帽子。我们几个姐妹,都跟着二伯母学着理家看账,所以看到家里的衣饰采办突然置办了田记帽子,就知道田家又娶了县主回去。”

  陈青笑着盖上茶盏的碗盖,听九娘不急不缓地说:“有一回听二伯母感叹说世风日下,如今五千贯就能求娶一个县主,早知道大伯母就该给大哥哥二哥哥都求两位县主回来才是。就记住了这件事。”

  陈太初想起孟彦弼上次相看后的话语,弯起嘴角。赵栩却黯然垂眸不语,他听了九娘的话,倒有心打听了一番,不知道还罢了,一打听真还吓了一跳,如今宗室人口众多,已逾五千。西京洛阳、南京应天,加上东京汴梁,光县主就有一百多位,有县主名头没有俸禄的占到一半以上。宗室子弟去宗正寺哭穷的天天好几十人。连上个月皇叔扬王嫁女,也苦于没钱,早早预借了半年的俸禄。怪不得最看重门当户对的太后娘娘从不宣召宗室贵女入宫,这被她们一哭穷,给钱还是不给钱,全是麻烦。

  九娘笑着说:“吐蕃求亲的事,是看小报知道的。族学附近的观音院门口,每天都有小童贩卖小报,最多各种奇闻逸事。九娘没事买些来看,记得有次小报上画了吐蕃王子来求亲的画像,十分趣怪,就记在心里了,不过我看那小报的东家很会偷懒,那吐蕃王子和房十三房十八三个人明明是同一张脸!”

  赵栩和陈太初都噗嗤笑出声来。

  陈青笑着赞许地点点头:“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你小小年纪,甚是难得。” 他又问:“明年是大比之年,孟氏女学有两位小娘子要进宫做公主侍读,九娘可想过要进宫?”

  赵栩和陈太初齐齐看向九娘,竟同时都有点心慌意乱。

  九娘抿唇一笑,摇摇头:“不瞒表叔,九娘不愿进宫。婆婆也不愿孟家的小娘子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