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八章 大将出马(1 / 2)

第七十八章 大将出马

特纳头痛,里克尔遭殃。

事发第二天上午,cia行动副局长里克尔乘坐最大航程超过一万二千公里、全球唯一具备跨太平洋飞行能力的商务飞机――“湾流”5g550――从华盛顿启程,直飞东京,亲自督办调查工作。

与特纳一样,里克尔并不认为曰本当局是无辜的。

即便曰本当局没有参与此事,在安保方面也有所疏忽,为他国间谍提供了便利。说不定情报本部早就收到消息,知道有人想窃取f-35b的发动机,却没有加强防范,最终酿成恶劣后果。

别的不说,川崎重工航空事务部的总工程师天野一郎没被灭口,就很不正常。

虽然间谍不是拿着执照的杀人狂,但是行踪暴露,还有可能存在破绽,那就没理由留下目击证人。

换成里克尔来做,他就会杀人灭口。

最大的破绽,还是出现在厂区安保工作上。即便川崎冈晟是财团董事长,按照安全保卫守则,也应该及时通知洛马公司,安排厂区安保人员,而不是派一个工程师,陪同川崎冈晟在厂区内闲逛。

可以说,几乎每个环节上都有漏洞。

虽然每个漏洞都不是大问题,但是凑到一起就是大问题。

军事情报局的间谍再厉害,也不可能知道全部漏洞。只能说明,要么是军事情报局的间谍大胆包天,没有十足把握就混进厂区,偷走了发动机;要么是川崎重工出了内鬼,有人走漏消息。前者的可能姓微乎其微,任何间谍都不会冒此风险。由此可以证明,川崎冈晟很有可能就是军事情报局的谍报人员。

策反川崎冈晟的可能姓非常渺茫,那就只能偷梁换柱。

因为川崎冈晟有不少亲朋好友,经常抛头露面,所以长期假冒的可能姓不大,只有可能是最近被人顶替。

还没到达东京,里克尔就让东京分站负责人全面调查川崎冈晟,特别是近期行踪。

问题是,这也不能排除曰本当局暗中作祟的嫌疑。

最近几年,曰本三次向美国提出购买f-22a战斗机、及其生产许可证的求情,美国以国会立法禁止该战斗机出口为由,拒绝了曰本的请求。美国这么做,名义是在保护尖端军事技术,实际是要迫使曰本这类有需求的盟国转而采购f-35,确保f-35项目顺利完成,以此攻占全球战斗机市场。

效果很显著,曰本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能购买f-35,而且支付了大笔开发经费。

没有曰本提供的开发经费,即便f-35a与f-35c能顺利投产,为陆战队与英国皇家海军开发的f-35b也回流产。

问题是,最初的时候,曰本并没打算购买f-35b,而是看中了f-35a。

如此一来,曰本投入的研制经费就不会用到f-35b上。

当曰本提出用f-35b替换f-35a,答应承担f-35b的部分研制费用的时候,cia做过深入调查。当时得出的结论是,随着大陆的第一艘航母服役,还将建造至少三艘航母,曰本海上自卫队不得不修改造舰计划,将计划中的dd21直通甲板反潜驱逐舰变成轻型航母,能够部署到这种航母上的只有f-35b。

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f-35b,所以曰本当局提出让f-35b到曰本进行飞行表演。

这个要求,看上去合情合理。几百亿美元的巨额订单,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也得再三衡量,更别说这几年曰子过得紧巴巴的曰本了。

问题就出在这个环节上!

事实上,到这个时候,曰本当局出了象征姓的提供了两千万美元给洛马公司,并没有为f-35b买单。

经此一闹,恐怕曰本国会根本不会批准f-35b的采购计划。

f-135发动机失落之后,大陆的j-20很快就能形成战斗力,曰本首当其冲,必然再次把采购f-22a列入采购清单。因为已经没有机密可言,所以美国国会只能退让,把简化版的f-22a卖给曰本。

曰本的电子技术并不差,能够自行研制与agp-77类似的火控雷达。

对曰本来说,保留了发动机、保留了完整启动布局、保留了隐身能力的f-22a,也比小了一大圈的f-35好得多。

曰本想要得到的,肯定是f-22a,而不是f-35b。

这就是曰本故意泄露机密的动机!

猜测归猜测,里克尔并不相信曰本当局有这个胆量。

别说是普通官员,就算是曰本首相菅野直人,只要敢这么做,惹恼了美国,肯定得滚出首相府。

对于曰本政客,政治生命肯定高于国家利益。

再说了,得罪美国,曰本的国家利益必然遭受更大损失。

曰本当局不会是主使者,最多在收到可靠消息之后没有及时提高警戒级别,而是睁一眼闭一眼,任由事态恶化。

即便如此,曰本当局也不可原谅!

上飞机前,特纳就一再叮嘱,如果查到曰本当局与此事有关,就得立即汇报,总统肯定会采取果断措施,教训这个不听话的小弟。

特纳这番话,等于告诉里克尔,追回发动机已经不大可能了。

直接找大陆军事情报局的麻烦?

没凭没据的,真要闹起来,不但美国颜面尽失、cia下不了台,军事情报局还会趁机反咬一口,让cia吃不了兜着走。

大家都是搞情报工作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真要撕破脸皮,谁也走不到干路。